淮南一别不相闻,茂苑深栖最忆君。
龙卧剑池藏紫气,鸾飞钟阜啸青云。
乍惊蓬鬓飘霜色,共向茅斋坐夕曛。
自昔才名称绮岁,风流何但汉终军。
淮南一别不相闻,茂苑深栖最忆君。
龙卧剑池藏紫气,鸾飞钟阜啸青云。
乍惊蓬鬓飘霜色,共向茅斋坐夕曛。
自昔才名称绮岁,风流何但汉终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太学幼于在白下(今南京)重逢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对方才华的赞赏。
首联“淮南一别不相闻,茂苑深栖最忆君”,开篇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感慨。淮南与茂苑,分别代表了两地,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淮南的离别,心中不禁涌起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颔联“龙卧剑池藏紫气,鸾飞钟阜啸青云”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友人的才华比作沉睡的龙和飞翔的鸾鸟,暗示其才华横溢,犹如剑池中隐藏的紫气,钟阜上翱翔的青云,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非凡才情。
颈联“乍惊蓬鬓飘霜色,共向茅斋坐夕曛”则转而描写重逢时的情景。诗人惊讶于友人鬓发已白,如同霜染,却依然精神矍铄,两人一同坐在简陋的茅屋中,享受着夕阳的余晖,这一场景既温馨又略带感伤,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岁月的流逝。
尾联“自昔才名称绮岁,风流何但汉终军”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友人品格的敬仰。这里提到的“绮岁”指的是美好的年华,“汉终军”则是借用了汉代名将终军的故事,以表达对友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品格高尚的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人才华和品格的高度评价,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作品。
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
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
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
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
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
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
徐趋自循辙,躁进应覆轨。
行行非我令,柅亦岂吾使。
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箠。
紞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
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
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
刘叉一狂士,尚得韩愈知。
君才百刘叉,知者果其谁。
三随计吏贡,蹑履游京师。
文章善变化,不以一律持。
碧海涵万类,青天行四时。
去年高唐别,河柳摇风枝。
今年清明饮,高花见辛夷。
兹来又几日,军檄忽四驰。
尺书无处寄,相见果何期。
白日斗龙蛇,黄尘笳鼓悲。
春风独无忧,吹花发江湄。
一杯送归雁,万里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