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翁无物可将行,在野安能致鲁生。
曾伏端门攻鬼质,始知中垒是宗英。
君如丹凤鸣尤伟,彼化黄熊罪尚轻。
田里诵言仁圣悔,天其或者再升平。
秃翁无物可将行,在野安能致鲁生。
曾伏端门攻鬼质,始知中垒是宗英。
君如丹凤鸣尤伟,彼化黄熊罪尚轻。
田里诵言仁圣悔,天其或者再升平。
此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与自我修养的追求。首句“秃翁无物可将行”设定了一位老者在田野间无所事事的情景,而“在野安能致鲁生”则点出了这位老者心中对古圣先贤如孔子的敬仰之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
接着,“曾伏端门攻鬼质”和“始知中垒是宗英”两句,借用历史上的故事来比喻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这里的“端门”、“中垒”等名词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些战役中的地点,而“攻鬼质”、“宗英”则象征着对内心邪恶之物的斗争和对德行的追求。
再看“君如丹凤鸣尤伟,彼化黄熊罪尚轻”两句,通过比喻将君子之行为比作神鸟凤凰发出非凡的声音,而把他人的过错比作野兽的变形,强调了德行高尚者的重要性和对错误的宽容态度。
最后,“田里诵言仁圣悔”表达了诗人在田间读书时,对古代仁慈圣明君子的感悟与悔改之情;“天其或者再升平”则是希望上苍能够宽恕人们的过错,重新获得和平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