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赐宴观击毬射柳·其二》
《端午赐宴观击毬射柳·其二》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凤辇乘时动,宁辞阅武勤。

柳间千骑合,花外两朋分。

羽箭凌飞电,金毬度綵云。

年年端午节,荣遇沭深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端午节期间皇家赐宴的壮观场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宫廷中的节日活动与皇家的奢华生活。

首句“凤辇乘时动”,以“凤辇”象征皇家出行的尊贵与威严,巧妙地将时间与行动结合,暗示了端午节这一特定时刻的皇家活动即将展开。接着,“宁辞阅武勤”一句,表达了即使在享受盛宴之时,皇家也不忘军事训练与武备的准备,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国家安危的高度重视。

“柳间千骑合,花外两朋分”描绘了宴会上的场景,千骑在柳树之间汇聚,两组队伍在花丛之外分列,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组织的精细,也预示着即将进行的击毬和射柳活动的激烈与精彩。

“羽箭凌飞电,金毬度綵云”则直接描述了击毬和射柳的场面。羽箭如同闪电般迅速,金毬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绚丽的轨迹,这些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活动的快速与技巧,也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最后,“年年端午节,荣遇沭深恩”总结了整个场景的意义,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以及对皇家恩赐的感激之情。每年的端午节,不仅是庆祝与娱乐的时刻,更是皇家恩泽百姓、彰显皇恩浩荡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端午节赐宴期间的皇家活动盛况,既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又蕴含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皇家恩典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李翬知县作亭西湖上,余用东坡语名之曰饮绿

芷葺莲巢唤客游,芦鞭席帽为君留。
未论吹水堪添酒,且要移床学枕流。
乍霁却阴梅酿雨,暂暄还冷麦催秋。
石湖也似西湖好,烦向苍烟问白鸥。

(0)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

枝南枝北玉初匀,夜半颠风卷作尘。
春梦都无三日好,一冬忙杀探梅人。

(0)

两木

绿橘生西山,得自髯翁家。
云此接活根,是岁当著花。
俛仰乃十霜,垂蠹纷相遮。
芳意竟寂莫,枯枝谩槎牙。
风土谅非宜,翁言岂予夸。
会令返故山,高深谢污邪。
石液滋旧根,山英擢新葩。
黄团挂霜实,大如崆峒瓜。
当有四老人,来驻七香车。

(0)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二首

择对鸣珂里,宜家驷马门。
肃雍成孝敬,燕喜助平反。
阅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松风摇草露,愁绝后堂萱。

(0)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

雪溪清兴未渠阑,晚上西楼带月看。
公子自贪低唱酒,肯来同对玉峰寒。

(0)

送洪景卢内翰使虏

金章玉色照离亭,战伐和亲决此行。
国有威灵双节重,家传忠义一身轻。
平生海内文场伯,今日胸中武库兵。
万里往来公有相,淮濆阴德贯神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