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后数日方持斋诵经而东园游人甚盛因而赋此》
《寒食后数日方持斋诵经而东园游人甚盛因而赋此》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芳物忽过半,寒食已阑珊。

园静鸣鸟下,花稀新叶繁。

焚香翻贝叶,谢客掩柴关。

止酒方清坐,畦蔬助晚餐。

(0)
注释
芳物:美好的事物。
忽:突然。
阑珊:将近结束。
园静:园子安静。
鸣鸟:鸣叫的鸟儿。
花稀:花朵稀少。
新叶繁:新叶繁茂。
焚香:点燃香火。
贝叶:佛教中的贝多叶,用来写经书。
谢客:拒绝客人。
柴关:柴门。
止酒:停止饮酒。
清坐:静静坐着。
畦蔬:菜园里的蔬菜。
晚餐:晚餐。
翻译
美好的事物已经过去了一半,寒食节也接近尾声。
园子宁静下来,鸟儿落下歇息,花朵稀疏,新叶茂盛生长。
点燃香火翻阅佛经,谢绝客人关闭柴门。
停止饮酒,静静地坐着,菜园里的蔬菜足够晚餐所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野风光图。诗人通过对时节变化、自然景物和个人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情境。

“芳物忽过半,寒食已阑珊。”这里,“芳物”指的是春天里那些美好的花草树木,它们已经迅速地走过了生长的一半;“寒食”是古代的一个节气,指清明前后,当时风俗禁忌饮酒肉食,所谓“已阑珊”则说明这个时间节点已经过去,但春天的气息依然。

“园静鸣鸟下,花稀新叶繁。”诗人来到一个安静的园中,只有鸟儿在树梢间鸣叫;而当季的花朵虽然不再如初春时那样繁盛,但新长出的叶子却是繁茂的。这两句突出了春末的特点:生机勃勃,然而又有些许凋零。

“焚香翻贝叶,谢客掩柴关。”诗人在室内焚烧香料,同时翻弄着贝壳制成的扇子(贝叶),这可能是他准备斋戒、诵经的一部分动作;“谢客”则表明他向来访的宾客告别,可能是因为即将开始的宗教仪式不便接待。而“掩柴关”则意味着诗人要封闭自己的居所,以示专心致志。

“止酒方清坐,畦蔬助晚餐。”由于寒食后的斋戒,诗人停止了饮酒,只能安坐在清净的环境中;“畦蔬”指的是园中种植的蔬菜,这里则是用来辅助简单的晚餐。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沉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这个季节转换时刻所体验到的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宁静。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芳兰怨·其一

合欢明月讵须论,梦入湘沅乍返魂。

无可篆心香一点,将何寄远泪重痕。

早嫌腕弱宁辞拙,为怯风多许护存。

掷向道傍薪共束,衔恩未敢冒称恩。

(0)

茶池·其二

衔碑知有泪,勒颂已难铭。

强觅茶中味,居然识典刑。

(0)

蜀客谈蜀事·其六

一话金风失彗芒,凭教士女洗戎装。

蜀人休诉攀留苦,终古恩威照此方。

(0)

新嘉驿感咏·其二

土花蚀尽不生春,啼笑匆匆识幻因。

最是五更清梦杳,绕床残月独窥人。

(0)

送徐水部奉使荆关·其一

笙歌齐展画旂开,一具乌纱两笑腮。

不问已知为楚使,巫山云气逼人来。

(0)

题画送江夏相公予告

奇石骄无奈,高秋澹不群。

知须几两屐,消受此山云。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