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水澄深卓锡泉,袈裟一展是谁缘。
头陀钟罢迟归院,共坐阶前语亚仙。
法水澄深卓锡泉,袈裟一展是谁缘。
头陀钟罢迟归院,共坐阶前语亚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佛寺生活场景。首句“法水澄深卓锡泉”,以“法水”喻佛法之清澈,卓锡泉则象征着高僧修行之地,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清幽的氛围。次句“袈裟一展是谁缘”,通过展示袈裟的动作,引出对僧侣之间因佛法结缘的思考,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哲理色彩。
后两句“头陀钟罢迟归院,共坐阶前语亚仙”,描绘了僧侣们在完成日常修行活动后的闲适时光,他们或静坐于台阶之前,或轻声交谈,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和谐。这里的“亚仙”可能是指仙人或高士,暗示了僧侣们追求的精神境界,与世间的尘嚣隔绝,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美好愿景。
横溪略彴,著个幽人,伴鹤风神潇洒。
冷蟾生涯,孤高心性,总被绮梅牵惹。破晓携筇出。
忘琼云娇堕,彩虹寒跨。
暗香透、一枝竹外,小立幺禽,冻萼低压。
诗仙最清狂,雪友霜媒,冰衔许借。
犹忆小窗梦醒,月冷芳樽,忍负相思那夜。
宠柳骄花,嬉春虽好,怎及西泠茅舍。
欲去重回步,绕篱落、徙倚水边林下。
怕一霎、随波片片,玉龙哀曲,等闲吹谢。生绡写。
他年官阁助清话。
杨柳如丝,偏不解、将人绾结。
猛听到、阳关一曲,长亭初别。
细雨孤帆萦梦远,桃花潭水伤情切。
向天涯、把酒送君归,兰桡发。春草碾,征轮捷。
春波泛,飞凫没。黯魂销江上,数峰清绝。
宝鼎烧残心字篆,红牙拍遍相思阕。
愿秋来、旧约准于潮,期休越。
孤鹤南飞,大江东去,诗怀直恁句留。
暮霞晚景,风急白萍洲。
想吹笛、鱼龙起舞,千山外、远豁双眸。
人何在、琼楼玉宇,高旷不胜秋。悠悠。
香雾绕,销魂怕暗省,檀板歌喉。
青衫泪湿,灯火话难周。
延素魂、朱阑共凭,卷疏星、银蒜齐钩。
归去也,深情未肯逐潮收。
穷非我独。叹流离异地,难问殊俗。
海曲荒陇,弹指楼台,行窝谁与兴筑。
卜邻不隔东西路,也只好、称贞缩屋。
等闲过、风雨重阳,但惜有篱无菊。
比似长沙卑湿,韩康今日至,茯苓新剧。
市远盘飧,灭灶更炊,剩有寒泉堪掬。
芭蕉雨滴凄凉语,却添得、回肠屈曲。
知明年、又在何方,漫葺黄冈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