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乘鸾空复情,颇嫌携重爱携轻。
犀皮赤柄终伤俗,细骨洪蕉竟入清。
格调不殊蒲处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饶空赋桐花凤,绚丽虚成画史名。
宝月乘鸾空复情,颇嫌携重爱携轻。
犀皮赤柄终伤俗,细骨洪蕉竟入清。
格调不殊蒲处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饶空赋桐花凤,绚丽虚成画史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巩丰的作品,名为《咏豫章蕉叶素扇》。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豫章(一種植物)和蕉叶做成的扇子进行描绘,以此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点。
宝月乘鸾空复情,颇嫌携重爱携轻。
这两句诗中,“宝月”指的是明亮如同宝石般的月光,而“乘鸾”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仙人骑乘龙形之物象征着超凡脱俗。“空复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接着,“颇嫌携重爱携轻”则透露出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取舍,既不愿意沉重地执著于某种形式,也不愿意轻率地放弃内心的真挚情感。
犀皮赤柄终伤俗,细骨洪蕉竟入清。
“犀皮赤柄”形容的是工艺品中犀角制成的红色扇柄,而“终伤俗”则指这种装饰在诗人看来过于世俗。相比之下,“细骨洪蕉”中的“细骨”可能是指蕉叶扇子的框架,“洪”形容其颜色,整体上表达了一种从粗糙走向精致的过程。
格调不殊蒲处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这两句诗中,“格调不殊”意味着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而“蒲处士”可能是指某位擅长蕉叶扇制作的艺人。接着,“工夫全藉”表达了对技艺投入极大的精力与时间,“楮先生”则可能是诗人对另一位艺术大师的尊称。
文饶空赋桐花凤,绚丽虚成画史名。
最后两句中,“文饶空赋”形容的是诗人或艺人的文学才华丰富而不着一物。“桐花凤”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美好事物,比喻。整体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成就的赞美和追求,希望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蕉叶扇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投入。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艺术追求和期待。
阴者阳之守,有家系兴亡。
贤哉周氏妇,阴道全坚刚。
十七亲结缡,凤飞偕其凰。
十九丧所天,厉志周共姜。
遗腹抚婴孩,白头奉尊章。
丸胆玉容悴,缫霜金缕长。
三世系一身,鹓雏溯风翔。
丹书发幽眇,白屋生辉光。
镌恩金石丽,千载有馀芳。
岁在壬申秋,九月月营魄。
吾皇迓初度,玉帛走万国。
岳贡川呈珍,三灵协嘉告。
何侯松柏姿,忠荩盎可掬。
际兹风露凉,北去致嵩祝。
早发陵阳城,莫辗长安陌。
载瞻太乙居,天颜邃穆穆。
遂觐五山翁,清莹对冰蘖。
寿君兼寿亲,一德赞亭毒。
敛祉用敷锡,九有悉沾沃。
岂曰门户荣,峨峨羡冠绂。
传家有彝训,此意良自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