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一》
《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一》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剥啄欣闻夜叩关,相迎一笑解愁颜。

枉帆虽落十人后,过饭今成五郡间。

自役其身惭鞍掌,无求于世羡萧閒。

何如赴陇从招隐,却遣幽丛问小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剥啄欣闻夜叩关”,生动描绘了夜晚友人来访的情景,以“剥啄”之声起兴,既表现了访客的急切,也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期待的氛围。接着“相迎一笑解愁颜”,写出了主人对友人的热情迎接,通过一个简单的笑容,不仅化解了彼此间的距离,也抚平了心中的愁绪,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枉帆虽落十人后,过饭今成五郡间。”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友人的到来比作船只在众多船只中穿行,虽然可能不是最先到达的,但最终还是抵达了目的地,象征着友情的坚韧与不屈。同时,“过饭”与“五郡间”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但友情却能跨越这一切,如同过饭一般,成为连接两地的桥梁。

“自役其身惭鞍掌,无求于世羡萧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他承认自己为了生活奔波劳碌,感到有些愧疚,羡慕那些能够过着悠闲自在生活的状态,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何如赴陇从招隐,却遣幽丛问小山。”诗人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能像古代隐士那样,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或许能更好地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逃避,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来访的喜悦、友情的珍贵、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陪蔡使君游何氏园亭同方许二生作

吾徒落魄不可羁,纵横白眼傲当时。

愁来散发歌逾壮,激羽流商和者谁。

使君于我称同调,诗爱青山吟谢眺。

春风何处足欢娱,城南桃李迎人笑。

停午驱车过草堂,开樽湖上咏沧浪。

莺入垂杨声乍啭,人游芳草兴何长。

席上悬河辩有口,宾主陶然嚼大斗。

诸生侍侧最风流,飞扬跋扈真吾友。

临渊徒有羡鱼情,盘中那得五侯鲭。

少年行酒歌不歇,争雄取醉似长鲸。

少选松间日欲落,秉烛还倾鸬鹚杓。

灌夫骂坐未为狂,步兵入厨差足乐。

人生百岁似川徂,即今不饮胡为乎。

路傍古墓应多少,世上浮名竟有无。

宇宙寥寥君与我,莫笑相逢苦不早。

儿童拍掌唱铜鞮,接䍦何惜山公倒。

(0)

题鸣臣林明府园亭·其一

山中雨露长松筠,十亩园林寄此身。

莫问桔槔劳俯仰,忘机原是汉阴人。

(0)

武林道中怀吴翁晋

钱塘树色染霜黄,郭外西湖似镜光。

翘首名山天自远,美人多在白云乡。

(0)

戏答见嘲醉后堕车之作

霞村痛饮类猩猩,芦埔坠车却毁形。

口吃不堪仍嗜酒,一尊谁载子云亭。

(0)

送陈尔瞻之豫章

老去王门尚曳裾,豫章西望思踌躇。

悬知夜住青藜阁,校得刘家七略书。

(0)

题江养化亭

山当睥睨水潆洄,十亩园林背郭开。

坐上云霄看不厌,壶公万叠送青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