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丑元日》
《癸丑元日》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日边瑞色起遥岑,一泪一收慕转深。

祗向松楸勤虎拜,无从趋步听龙吟。

幸逢天子朝阳会,况复云孙祝岁临。

但愿山灵频孕秀,可能奕世绂缨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癸丑年元日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日边瑞色起遥岑,一泪一收慕转深”,以日边的祥瑞之色起笔,遥岑之上似乎蕴含着深深的仰慕之情,这里的“一泪一收”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暗含着对皇恩的感激与敬畏。

颔联“祗向松楸勤虎拜,无从趋步听龙吟”,通过“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墓地或祖先)和“虎拜”(古代臣子拜见君王时的一种礼节),表达了对先祖的虔诚敬意,以及无法亲耳聆听龙吟(比喻皇帝的声音或旨意)的遗憾。

颈联“幸逢天子朝阳会,况复云孙祝岁临”,点明了诗人有幸在新年之际遇到天子,同时作为云孙(远孙)的后辈,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祝愿,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尾联“但愿山灵频孕秀,可能奕世绂缨簪”,寄托了诗人对山川灵秀的期盼,希望子孙后代能够才华横溢,世代显赫,佩戴绂(古代官服上的佩饰)和缨(系于冠上的带子),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显赫。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皇恩的感激,更寄托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崇安令朱邈公达送示武夷图因成绝句

秀气蜿蜒作武夷,岩峦窈窕白云飞。

再游未尽平生兴,六幅生绡画得归。

(0)

畴老修撰见示七峰吟因成七言十韵律诗以叙别

谪堕闽山款栋闳,日亲高义慰平生。

忘年许结看经社,乘兴时参在野旌。

三径高怀穷水石,七峰佳气入轩楹。

舫斋谈笑龟鱼惯,翠阁吟哦卷轴成。

方幸游从陪杖屦,敢将踪迹叹蓬萍。

宽恩宥罪千钧重,小艇浮溪一叶轻。

北阙未应容接武,东皋从此遂躬耕。

宁亲幸惬区区志,去德还深恋恋情。

般若光中无聚散,毗卢海里任从横。

愿公更展垂天翼,拭目鹏抟九万程。

(0)

过鹅湖留赠昌长老二首·其一

云山深处到鹅湖,万木森森一径纡。

日落风高钟倍响,烟寒林暝鸟相呼。

宗风振起人能继,祖道流传德不孤。

须信山林真隐地,纷纷朝市更何如。

(0)

送汪彦章之宜兴

春江渺渺草芊芊,晓色晴岚映客船。

结绶相先真偶尔,盍簪易失故依然。

获麟笔削闲中断,吐凤文词海外传。

行李同途不同发,消魂回首各风烟。

(0)

友人来诗有纸价高之句次韵

文章小技等秋毫,鄙作空令笔史劳。

闻道东家方给札,柯藤谷楮两相高。

(0)

示鹿苑如老

隐约平林夕照红,杖藜松径叩莲宫。

有言未必输摩诘,得句何妨示己公。

自静其心心合道,无情于境境成空。

谁知觌面相看处,洞水西流信已通。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