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
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
云傍绮旒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
金华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杨愧不才。
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
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
云傍绮旒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
金华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杨愧不才。
这首诗描绘了西苑中平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氛围。首句“日上宫墙飞紫埃”,以日光照耀下的宫墙和弥漫的紫色烟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接着,“先皇阅武有层台”,点明此处曾是先皇检阅武备之地,暗示着历史的厚重与威严。
“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两句,通过描绘平台周围的环境,展现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与壮观。下方的驰道紧贴城墙延伸,而东面的飞轩则映照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美轮美奂的画面。
“云傍绮旒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进一步渲染了平台的神圣与不凡。云彩围绕着华丽的旗帜,似乎不愿离去,而鸟儿也常常窥视着皇家仪仗的行进与回归,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平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最后,“金华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杨愧不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金华待诏,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文学侍从,这里借指诗人自己。面对如此宏伟的历史遗迹,诗人自感才疏学浅,难以完全表达出它的壮丽与深邃,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感慨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平台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西苑平台的雄伟与历史韵味,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和自我谦逊的态度。
俯仰无惭是此公,相逢如在梦魂中。
安仁客鬓垂垂老,工部行囊旋旋空。
拥彗无心迎相国,还丹有意学仙翁。
前贤好语休轻弃,一命能施济物功。
肩舆坐尤稳,官事倦逢迎。
南来秪乘马,仆隶教编氓。
洗则养神骏,秣之爱长鸣。
四时腓且安,主人心始平。
翻思历兹郡,牧民为正名。
科徭思日寝,刑罚愿时清。
胡为政多门,青紫乱纵横。
讼言无巨细,案牍竟纷争。
鬻田给征税,伐木空原茔。
民心无正归,歌谣有新声。
服劳于王事,孰惮夜与明。
徵求苦烦急,日用何由生。
争如作官马,蒙背银鞍轻。
吾侪闻此风,郁郁伤中情。
不有治安策,自惭非国桢。
歌诗赠官长,敢效舂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