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来好听莺,谢家池馆越州城。
绿杨垂地露烟重,红杏映帘风日清。
醉把玉杯如有待,笑停锦瑟谩多情。
却思旧过宫墙畔,著意马头啼数声。
何处春来好听莺,谢家池馆越州城。
绿杨垂地露烟重,红杏映帘风日清。
醉把玉杯如有待,笑停锦瑟谩多情。
却思旧过宫墙畔,著意马头啼数声。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听莺轩》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画面。首句“何处春来好听莺”,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莺鸣的喜爱和对春天来临的期待。接下来,“谢家池馆越州城”点明了地点,暗示了环境的雅致与历史底蕴。
“绿杨垂地露烟重,红杏映帘风日清”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绿杨低垂,露气沉甸,红杏娇艳,映照着清风朗日,营造出宁静而明媚的氛围。
“醉把玉杯如有待,笑停锦瑟谩多情”两句,诗人借酒抒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美好的事物,又在欢笑中暂停了弹奏,流露出一种闲适而悠然的心境。
最后,“却思旧过宫墙畔,著意马头啼数声”收束全诗,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宫墙边的时光,特意聆听马儿的嘶鸣,寓含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莺为线索,通过描绘春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虾蟆好居水,背水以自濡。
不知背上味,乃与众水殊。
品第高水经,煎茶必来须。
争汲以致远,不惮险且迂。
我亦走瓶罂,一瓯瀹云腴。
所恨太遐僻,亲朋莫能呼。
巨蛙如有灵,曷不上天衢。
以水为雨露,助天泽寰区。
坎视峡中小,笑渠子阳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