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投居笑笑忙,男儿事业在纲常。
马蹄泥泞村边急,客思蝉声叶底长。
萱草绿深秋霭合,豆花香散午风凉。
何时海燕乘春至,白日双飞入画堂。
茅屋投居笑笑忙,男儿事业在纲常。
马蹄泥泞村边急,客思蝉声叶底长。
萱草绿深秋霭合,豆花香散午风凉。
何时海燕乘春至,白日双飞入画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鸡泽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茅屋投居笑笑忙”,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描绘了诗人暂时栖身于简陋茅屋的情景,虽忙碌却带着满足的笑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乐观与豁达。
“男儿事业在纲常”一句,既是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肯定,也暗含着诗人对自己行为准则的坚守,强调了个人品德与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马蹄泥泞村边急,客思蝉声叶底长”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和谐。马蹄踏过泥泞的小路,匆匆赶路,而远处传来蝉鸣,树叶间传来悠长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既忙碌又悠闲的氛围。
“萱草绿深秋霭合,豆花香散午风凉”描绘了一幅秋季田园风光图,萱草绿意盎然,豆花香气四溢,午后的微风带来一丝凉意,画面静谧而清新,充满了自然之美。
最后,“何时海燕乘春至,白日双飞入画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憧憬。海燕在春天到来时双飞归来,象征着幸福与团圆,预示着诗人渴望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家庭团聚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惊雪堕空。
传闻都城更复早,万官入贺明光宫。
自从开霁更不雨,和气直似青春浓。
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
从以震霆至三四,惊破蛰户纷昆虫。
宁知玄冥全未究,翻手作云千里同。
暗窗初听洒珠雹,巽二滕六方施工。
一日喜见瓦沟积,忍寒待伴炯不融。
二日三日遂盈尺,膏润四海恩无穷。
古来诗人咏不尽,巧思横出昌黎翁。
少时奋笔不肯已,老矣袖手便疏慵。
儿曹作戏记昨梦,舞狻狞踞金双瞳。
谁人苦欲撩诗思,更作玉山高数峰。
移将刘叉两冰柱,辉映愈觉清心胸。
见之跃跃忽技痒,起呵冻笔寻诗筒。
开门一看天宇阔,素蜺百万翻长风。
琼楼玉宇满妙界,千林宝树春玲珑。
恨无高台三百尺,纵观万象凌空濛。
固知幻景有变灭,一时如入昆阆中。
仙家俄顷阅尘劫,安知此际非神功。
剩喜年来米价贱,便欲扶犁随老农。
墙头浊醪走来过,相与痛饮歌年丰。
《雪》【宋·楼钥】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惊雪堕空。传闻都城更复早,万官入贺明光宫。自从开霁更不雨,和气直似青春浓。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从以震霆至三四,惊破蛰户纷昆虫。宁知玄冥全未究,翻手作云千里同。暗窗初听洒珠雹,巽二滕六方施工。一日喜见瓦沟积,忍寒待伴炯不融。二日三日遂盈尺,膏润四海恩无穷。古来诗人咏不尽,巧思横出昌黎翁。少时奋笔不肯已,老矣袖手便疏慵。儿曹作戏记昨梦,舞狻狞踞金双瞳。谁人苦欲撩诗思,更作玉山高数峰。移将刘叉两冰柱,辉映愈觉清心胸。见之跃跃忽技痒,起呵冻笔寻诗筒。开门一看天宇阔,素蜺百万翻长风。琼楼玉宇满妙界,千林宝树春玲珑。恨无高台三百尺,纵观万象凌空濛。固知幻景有变灭,一时如入昆阆中。仙家俄顷阅尘劫,安知此际非神功。剩喜年来米价贱,便欲扶犁随老农。墙头浊醪走来过,相与痛饮歌年丰。
https://shici.929r.com/shici/zsdgX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