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申殉难绝笔》
《甲申殉难绝笔》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孤臣空洒泪,天步遂如斯。

妖蚀三光暗,心盟九庙知。

翠华迷草路,淮水涨烟澌。

故国千年恨,忠魂绕玉墀。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范景文的《甲申殉难绝笔》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深深忧虑和忠诚之志。首句“孤臣空洒泪”揭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只能独自落泪,面对国事衰败。"天步遂如斯"则暗示了时局的艰难,仿佛天意如此。

接下来,“妖蚀三光暗”运用象征手法,将政治动荡比喻为日月星辰被妖邪侵蚀,光明黯淡,暗指明朝政权的危机四伏。“心盟九庙知”表达出他对国家和祖先的忠诚誓言,即使面临生死,也铭记着对社稷的承诺。

“翠华迷草路”描绘了皇帝出行的仪仗迷失在荒草丛生的小路上,象征着皇权的衰微和局势的混乱。“淮水涨烟澌”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淮河水面上弥漫着雾气,如同哀愁笼罩着国家。

最后两句“故国千年恨,忠魂绕玉墀”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国的无尽遗憾和对自己忠诚精神的坚守,即使身死,忠魂也会永远环绕在皇家宫殿周围,象征着不屈的精神永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象征和隐喻,展现了作者对明朝末年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忽见君新句,君吟我旧篇。
见当巴徼外,吟在楚江前。
思鄙宁通律,声清遂扣玄。
三都时觉重,一顾世称妍。
排韵曾遥答,分题几共联。
昔凭银翰写,今赖玉音宣。
布鼓随椎响,坯泥仰匠圆。
铃因风断续,珠与调牵绵。
阮籍惊长啸,商陵怨别弦。
猿羞啼月峡,鹤让警秋天。
志士潜兴感,高僧暂废禅。
兴飘沧海动,气合碧云连。
点缀工微者,吹嘘势特然。
休文徒倚槛,彦伯浪回船。
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
改张思妇锦,腾跃贾人笺。
魏拙虚教出,曹风敢望痊。
定遭才子笑,恐赚学生癫。
裁什情何厚,飞书信不专。
隼猜鸿蓄缩,虎横犬迍邅。
水墨看虽久,琼瑶喜尚全。
才从鱼里得,便向市头悬。
夜置堂东序,朝铺座右边。
手寻韦欲绝,泪滴纸浑穿。
甘蔗销残醉,醍醐醒早眠。
深藏那遽灭,同咏苦无缘。
雅羡诗能圣,终嗟药未仙。
五千诚远道,四十已中年。
暗魄多相梦,衰容每自怜。
卒章还恸哭,蚊蚋溢山川。

(0)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
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
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天宝遗馀事,元和盛圣功。
二凶枭帐下,三叛斩都中。
始服沙陀虏,方吞逻逤戎。
狼星如要射,犹有鼎湖弓。
月落禁垣西,星攒晓仗齐。
风传宫漏苦,云拂羽仪低。
路隘车千两,桥危马万蹄。
共蹉封石检,不为报功泥。

(0)

与杨十二巨源、卢十九经济同游大安亭,各赋

片石与孤松,曾经物外逢。
月临栖鹤影,云抱老人峰。
蜀客君当问,秦官我旧封。
积膏当琥珀,新劫长芙蓉。
待补苍苍去,樛柯早变龙。

(0)

诮卢戡与予数约游三寺,戡独沉醉而不行

乘兴无羁束,闲行信马蹄。
路幽穿竹远,野迥望云低。
素帚茅花乱,圆珠稻实齐。
如何卢进士,空恋醉如泥。

(0)

贻蜀五首·张校书元夫

未面西川张校书,书来稠叠颇相於。
我闻声价金应敌,众道风姿玉不如。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0)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蛮子朝

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
部落支离君长贱,比诸夷狄为幽冗。
犬戎强盛频侵削,降有愤心战无勇。
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
鸟道绳桥来款附,非因慕化因危悚。
清平官系金呿嵯,求天叩地持双珙。
益州大将韦令公,顷实遭时定汧陇。
自居剧镇无他绩,幸得蛮来固恩宠。
为蛮开道引蛮朝,迎蛮送蛮常继踵。
天子临轩四方贺,朝廷无事唯端拱。
漏天走马春雨寒,泸水飞蛇瘴烟重。
椎头丑类除忧患,肿足役夫劳汹涌。
匈奴互市岁不供,云蛮通好辔长骕。
戎王养马渐多年,南人耗悴西人恐。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