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不可鍊,三芝复谁采。
每生惑未祛,徒劳望瀛海。
夫君秉道器,一致通恢恑。
斗室杂冲衢,泠然脱尘滓。
灵药匪外求,珠宫敷玉蕊。
松菌坚脆殊,颓颜侵壮齿。
天和能饮人,倾阳驻残晷。
奚必御飞龙,遥从羡门子。
五石不可鍊,三芝复谁采。
每生惑未祛,徒劳望瀛海。
夫君秉道器,一致通恢恑。
斗室杂冲衢,泠然脱尘滓。
灵药匪外求,珠宫敷玉蕊。
松菌坚脆殊,颓颜侵壮齿。
天和能饮人,倾阳驻残晷。
奚必御飞龙,遥从羡门子。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名为《七益诗(其五)》。诗中陈道人卫瞻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一系列的隐喻与象征,传达了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首句“五石不可鍊,三芝复谁采”以古代炼丹术中的五石和三芝为喻,暗示了世间的种种追求往往难以实现,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接着,“每生惑未祛,徒劳望瀛海”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迷茫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又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只是徒劳无功。
转折点出现在“夫君秉道器,一致通恢恑”,诗人笔锋一转,赞扬了陈道人卫瞻拥有坚定的道家信念与超凡的智慧,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随后,“斗室杂冲衢,泠然脱尘滓”描绘了陈道人生活于尘世之中,却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超脱,如同在繁忙的街道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
“灵药匪外求,珠宫敷玉蕊”则表达了真正的灵性与智慧并非外界所能给予,而是内在修行的结果。陈道人通过内心的探索与修炼,达到了心灵的升华,如同在珠宫中自然生长出的珍贵玉蕊。
接下来,“松菌坚脆殊,颓颜侵壮齿”运用自然界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陈道人通过道家修炼,不仅能够延缓衰老,还能保持内心的坚韧与活力,如同松树与菌类虽形态各异,但都能在岁月中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最后,“天和能饮人,倾阳驻残晷”表达了陈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汲取天地之和,使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体现了道家追求的长生不老与宇宙和谐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陈道人卫瞻在世俗与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中,如何通过道家哲学的指引,实现了自我超越与心灵的解脱。
君读孙吴书,平生负远志。
呼吸扫虹霓,盛名无虚士。
登坛会有时,独抱凌云气。
佩剑著危冠,露袒看猿臂。
谈锋射星芒,云阵藏巾笥。
白面笑书生,漫学屠龙技。
本非文武才,那堪备经济。
愿从黄石游,踞鞍策飞骑。
请观拜将年,预卜封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