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桃弄粉,繁杏透香,依然旧日颜色。
奈彼妒花风雨,连阴过寒食。金钗试寻妙客。
正昼永、院深人寂。善歌更解舞,传闻触处声藉。
当日俊游时,屡向平康,吟咏共题壁。
自后纵经回曲,难寻阿姨宅。芳华苑,罗绮陌。
怎断得、怪踪狂迹。惯来往,柳外花间,莺燕都识。
夭桃弄粉,繁杏透香,依然旧日颜色。
奈彼妒花风雨,连阴过寒食。金钗试寻妙客。
正昼永、院深人寂。善歌更解舞,传闻触处声藉。
当日俊游时,屡向平康,吟咏共题壁。
自后纵经回曲,难寻阿姨宅。芳华苑,罗绮陌。
怎断得、怪踪狂迹。惯来往,柳外花间,莺燕都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旧友旧地的思恋。
"夭桃弄粉,繁杏透香,依然旧日颜色" 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春天花开的美丽景象,夭桃和繁杏都已盛放,其色彩与往昔无异,似乎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然而接下来的"奈彼妒花风雨,连阴过寒食" 则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界不稳定气候的无奈,花朵在风雨中摇曳,连绵的阴霾和严寒的食物似乎都在提醒着季节更迭与生命的脆弱。
诗中的"金钗试寻妙客。正昼永、院深人寂" 描写了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孤独的情境,金钗(可能是指女子的装饰或是建筑的一部分)在寻找那位不常来访的贵客,但午后的阳光长久而院内却异常寂静,显得人烟稀少。
"善歌更解舞,传闻触处声藉。" 这里则流露出对音乐与舞蹈艺术的赞美,以及对其传承的敬意,每到一处都能听到美妙的声音。
紧接着的"当日俊游时,屡向平康,吟咏共题壁" 令人联想起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时光,他们在平康(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状态)中漫步,共同作诗填词,留下佳句于壁上。
然而"自后纵经回曲,难寻阿姨宅。芳华苑,罗绮陌。" 表达了对旧日居所的怀念和寻觅的困难,诗人似乎在追忆中寻找那已经不易找到的地方——阿姨的住所,以及那些充满芳香花朵的小径。
最后"怎断得、怪踪狂迹。惯来往,柳外花间,莺燕都识。" 诗人感慨于旧时欢乐的足迹难以割舍,那些在柳树和花丛中自由穿行的日子,让燕子都能认识他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怀旧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