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号甘露灭所至问者甚多作此》
《余号甘露灭所至问者甚多作此》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老俨化身甘露灭,不妨须发著伽梨。

虚舟阅世鸱夷子,彗帚□除王伯齐。

香火共修心老大,楼钟重听意凄迷。

馀生未觉全无累,折脚铛犹手自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德洪的形象与心境。首句“老俨化身甘露灭”,以“老俨”象征僧人的高龄与修行的深厚,通过“甘露灭”这一佛教术语,暗示其心灵的净化与解脱。接着,“不妨须发著伽梨”一句,描述了僧人穿着袈裟的形象,体现了其对佛教传统的遵循。

“虚舟阅世鸱夷子”中,“虚舟”比喻僧人不带任何牵挂地游历世间,如同鸱夷子(古代的一种船)一般,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智慧与自由。“彗帚□除王伯齐”可能是指僧人以清净之心扫除心中的杂念,无论是王还是伯齐,都代表了世俗地位与权力,暗示了僧人对这些外在事物的超越。

“香火共修心老大”表明僧人与信徒共同修行,心灵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更加成熟。“楼钟重听意凄迷”则描绘了僧人在听到寺庙钟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情感深沉而复杂。

最后,“馀生未觉全无累,折脚铛犹手自提”表达了僧人即使在晚年,也依然保持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不为生活琐事所累,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自在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其六

每到精庐即少留,品题清境甲湘州。

游山脚力犹强健,缓步曾登最上头。

(0)

出游郊外七绝·其七

云昏山色收图画,雨过泉声杂管弦。

马上得晴春满眼,好花迎客亦嫣然。

(0)

题修仁县群峰驿

槛前流水面前山,幽鸟孤云自往还。

农父不知佳景好,使车才得片时闲。

桄榔树暗寒溪上,踯躅花红暮雨间。

(0)

刘公亭

槛外长江江外山,江光山色远相连。

人耕桑柘无穷地,鸟渡烟云不尽天。

寒日竹笼沽酒市,晚风笛起钓鱼船。

(0)

梅仙山

芒屩支藤上翠微,长松影里叩柴扉。

石坛丹灶苍苔冷,天阔风高鹤不归。

(0)

句·其一

月香试看尤清绝,一在枝头一在窗。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