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园十三首·其十一》
《南园十三首·其十一》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0)
注释
长峦谷口:山谷的入口。
嵇家:可能是某个姓嵇的人家。
白昼:白天。
千峰:众多的山峰。
老翠华:苍翠的老色泽。
自履:亲自穿着。
藤鞋:用藤蔓编制的鞋子。
收石蜜:采集石蜜。
手牵:用手拿着。
苔絮:覆盖着青苔的絮状物。
长莼花:长长的莼菜花。
翻译
在长峦山谷的入口处靠着嵇家
即使在白天,千座山峰也显得苍翠古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开篇“长峦谷口倚嵇家”一句,以动人的意象设定了诗的背景,长长的山峦在谷口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而诗人依傍着这片山峦居住。"白昼千峰老翠华"则描绘出诗人所处之地四周群山连绵,阳光照耀下显得古老而苍翠。

接下来的两句“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展现了诗人在这片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自履藤鞋"暗示着诗人的脚步随处可见,而"收石蜜"则表明他可能是一位采集山中野味的隐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甘甜。紧接着,“手牵苔絮长莼花”一句,则描绘出诗人在漫步山间时,不经意间牵扯到地面上的苔藓和那些开得繁盛的野花,显示出他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无间。

整体来看,这段诗通过对诗人居所及日常生活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心境。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的一种审美取向,体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薄刀岭

一岭撑危脊,孤高仄径悬。

路如抛白刃,人疑上青天。

律崒群峰拱,逍遥一线牵。

端详方著脚,莫漫触锋铦。

(0)

炼心石吊金正希先生

苍松偃蹇作龙吟,怪石横空俯万寻。

我辈惊垂二分足,先生苦炼百年心。

山中草木英风在,江左君臣暮气深。

填海补天无一济,虞渊黯黯日先沈。

(0)

菽园投书邀往星坡荅谢

飘泊寰瀛九万程,苍茫天地剩馀生。

狐裘琐尾泥中叹,羊节凄凉海上行。

梦绕尧台波缥缈,神惊禹域割纵横。

九州横睨呼谁救,只有天南龙啸声。

(0)

述怀

十六辞家事世尊,孤怀寂寞共谁论。

悬岩鸟道无人迹,壤色袈裟有泪痕。

万劫死生堪痛哭,百年迅速等朝昏。

不甚满眼红尘态,悔逐桃花出洞门。

(0)

谒墓

涉世风波急,平流渡亦难。

室家尚南北,骨肉足悲欢。

鹃血三年碧,松涛二月寒。

墓门今日誓,生死一儒冠。

(0)

念奴娇

江湖岁晚,正少陵忧思,两鬓斑白。

谁向水晶帘子下,买笑千金轻掷。

悽诉鹍弦,豪斟玉斝,黛掩伤心色。

更持红烛,赏花聊永今夕。

闻说太液波翻,旧时驰道,一片青青麦。

翠羽明珰漂泊尽,何况落红狼籍。

传写师师,诗题好好,付与情人惜。

老夫无语,卧看月下寒碧。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