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萧梅初二首·其二》
《寄萧梅初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雁声杳然来,壮心惕然跃。

委身坐枯静,飞语讯冥漠。

会学屠龙技,岂授龟手药。

学成无所用,举世亦错愕。

孰云方寸微,天地入笼络。

春阔花无边,雨骤云不薄。

不齐皋夔肩,当跨孤飞鹤。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寄萧梅初二首(其二)》。全诗以雁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首句“雁声杳然来”,描绘了雁群远去的景象,雁声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天际,象征着诗人与外界的隔绝。接着“壮心惕然跃”一句,诗人的心虽壮志满怀,却因现实的束缚而感到警惕和不安,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委身坐枯静,飞语讯冥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状态。他独自一人坐在寂静中,仿佛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只能通过想象与冥想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运用了“飞语”这一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会学屠龙技,岂授龟手药。”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技艺与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技艺与知识在现实中的无用。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学会了高超的技艺,也找不到施展的地方,就像无法治愈龟手的药物一样。

“学成无所用,举世亦错愕。”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失望。他感叹自己所学之术在世间并无用武之地,甚至让世人感到困惑不解。

“孰云方寸微,天地入笼络。”这两句诗则揭示了诗人对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内心虽小,但能包容整个天地,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春阔花无边,雨骤云不薄。”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花朵盛开,春意盎然,雨水急骤,云层厚重,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向往。

“不齐皋夔肩,当跨孤飞鹤。”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鹤一样,独立飞翔于广阔的天空,不受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雁的形象,以及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挣扎、追求与反思,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的心境与命运。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春暮重过济上步月

扁舟重泊济河湄,散步行吟又一时。

驿馆两看江上月,风尘新换镜中丝。

南飞乌鹊惊枝绕,北望关山吹笛悲。

翻忆去年携手侣,几回圆缺滞天涯。

(0)

淮上午日逢韩绪仲宗伯挈赵裕子之官南院·其一

炎风拂拂榴花阴,落日逢君万里心。

佩有茝兰堪赠客,话缘桑梓更披襟。

天边倚剑双龙合,海畔开樽片月深。

系臂岂烦丝五缕,江湖今有岁星临。

(0)

秋怀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压云鳌,仙掌双承晓露高。

帘对西山来爽气,光涵东海自波涛。

星河夜色悲团扇,砧杵秋声动尺刀。

极目浮云多蔽日,长安不见客心劳。

(0)

史来黄来虞计玄仲去非四文学招同顾上客莫文学游石湖·其二

年来误戴进贤冠,犹幸官閒束缚宽。

所至送迎俱谢遣,但逢名胜得盘桓。

湖光倒影千山出,雨色阴连万井寒。

几日清游为地主,尽劳寒士供壶餐。

(0)

春日王侍御君衡招同韩孝廉孟郁饯别珠江晚移舟重酌海印东楼席上分赋得更渔二字·其一

三年岭海见澄清,多暇还深恋别情。

风采君元千法象,才华吾愧梦长庚。

潮生岛屿千帆转,日暖烟花万壑明。

春服莫疑成太早,阳春先自和歌声。

(0)

山中赠彭伯时兼索其为图西樵游巷

夫君风雅擅词场,山水情兼胜具强。

埋照阮公原鉴识,餐霞中散是清狂。

琴心雪调寒相和,画里诗情写更长。

为简烟霞归素巷,不须身恋白云乡。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