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黄金,服白玉,方法难成日月促。
十年著书五车读,功名未就鬓发秃。
海水可尽山可平,人心何日息营营。
安期羡门果何在,贾谊刘向终奚成。
前人不悟已如此,后人还复蹑其轨。
玉东西,金叵罗,君不肯醉当奈何。
铸黄金,服白玉,方法难成日月促。
十年著书五车读,功名未就鬓发秃。
海水可尽山可平,人心何日息营营。
安期羡门果何在,贾谊刘向终奚成。
前人不悟已如此,后人还复蹑其轨。
玉东西,金叵罗,君不肯醉当奈何。
这首诗名为《短歌行》,是宋代诗人滕岑所作。诗中以铸黄金、服白玉的比喻,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富贵的艰辛与无尽的感慨。诗人指出,尽管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读书求取功名,但岁月匆匆,头发渐白却功业未成,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海水可尽山可平"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力的有限,而"人心何日息营营"则揭示了世人对于名利的执着追求,如同永不停歇的欲望。诗人借古人如安期、羡门等仙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然而这些理想中的成就在现实中终究难以实现。
最后,诗人以"玉东西,金叵罗"象征富贵之物,感叹即使拥有财富,若不能放下名利之心,也无法真正享受人生。"君不肯醉当奈何"则是对那些不愿沉醉于当下,继续陷入世俗轨道的人们的质问,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劝诫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名利虚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