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全文
唐 / 韩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

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

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

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níngchuānxiānggài
táng / hánhóng

àiyuǎndēnggāochényǎnkāiwèiliánxiāoshàngjīngtái
shānchuānshuíshílóngshézhé

tiānyíngfēnglái
liǔfànghántiáoqiūlǎoyànyáokōnghuí

rénhuìzhōngshìyòubèicánhuāluòcuī

注释
爱远:深情。
登高:登上高处。
尘眼开:视野开阔。
怜:欣赏。
萧寺:萧瑟古寺。
上经台:经台之上。
龙蛇蛰:龙蛇隐伏。
天地:天地之间。
风雨来:风雨来临。
柳放:柳枝舒展。
寒条:稀疏的柳枝。
秋已老:秋意已深。
雁摇:大雁振翅。
孤翼:孤单的翅膀。
暮空回:傍晚归巢。
何人:谁人。
会得:理解。
中事:这一切。
残花:凋零的花朵。
落日:夕阳。
催:催促。
翻译
我深情地登上高处,只为欣赏萧瑟古寺上的经台。
山河间谁能理解龙蛇潜伏的景象,天地间风雨自来自往。
秋意渐浓,柳枝只剩稀疏,大雁孤零零地在傍晚归巢。
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一切,只被夕阳和凋零的花朵催促着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名为《留题宁川香盖寺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古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爱远登高尘眼开"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攀登高处以览胜景的热爱,这里的“尘眼”指的是凡俗之见,通过登高来洗涤心灵,获得更为清澈的视角。

"为怜萧寺上经台"则是诗人对古老寺庙中经台的怜悯之情。萧寺可能是一处偏僻、不为人知的地方,这里的“为怜”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遗迹的同情和珍视。

接下来的"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这里的“龙蛇蛰”隐喻着山川中蕴含的巨大潜力,而“天地自迎风雨来”则表明了自然规律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充满了一种宿命论的哲思。

"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这两句写出了季节更替和生命过程的凄美。柳树在秋风中摇曳,显得单薄而苍凉;大雁则是在黄昏时分飞翔,其孤独的身影映照在暮色渐浓的天空中,增添了一丝哀愁。

"何人会得其中事, 又被残花落日催"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背后的深意的探索与感慨。这里的“其中事”可能是指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而“残花落日”则是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一种象征,催促着人们去理解和珍惜这些宝贵的历史遗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怜悯之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韩翃

韩翃
朝代:唐   字:君平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生辰:754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六八三

兵尘纷武汉;客泪满江湖。

(0)

课儿联·其六六九

铮铮黄字烈;耿耿杜诗忠。

(0)

课儿联·其六五○

流涕悲王室;同心整国基。

(0)

课儿联·其六一六

见客惊衰病;谈经畏后生。

(0)

课儿联·其五七六

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

(0)

课儿联·其五六七

危石花仍正;寒风酒自春。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