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山中风物和,不妨老子小婆娑。
竹亭晴坐燕泥少,花径晓行蛛网多。
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树识东坡。
匡庐深处堪归隐,岁月澜翻奈老何。
首夏山中风物和,不妨老子小婆娑。
竹亭晴坐燕泥少,花径晓行蛛网多。
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树识东坡。
匡庐深处堪归隐,岁月澜翻奈老何。
这首宋朝诗作《首夏》是释善珍禅师的作品,描绘了初夏时节山中的宁静与自然景象。首句"首夏山中风物和",写出了山中初夏时节气候宜人,景致和谐。"不妨老子小婆娑",诗人以轻松自得的心态,享受着这份闲适。
接下来的两句"竹亭晴坐燕泥少,花径晓行蛛网多",通过观察细节,描绘出竹亭内外的静谧,燕子少飞,蛛网密集,体现了环境的清幽和生机盎然。
"云表危峰干北斗,道傍古树识东坡",诗人抬头望向天空,高耸的山峰直指北斗,路边的老树仿佛见证了历史,让人联想到苏东坡的文人风范。
最后两句"匡庐深处堪归隐,岁月澜翻奈老何",表达了诗人对庐山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生活,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禅意与山水的交融。
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肯时无不成。
如今宝塔所将圆,诸人尽发一轮心。
气急杀人因悟道,灵山会上没闲人。
大小不拘皆拽石,高低齐转普庵经。
山林岩谷皆微笑,此是如来最上因。
若有痴顽拨不转,猪楼羊棬好安身。
老僧拄杖头有眼,不打披毛戴角伦。
如是斩钉并截铁,一人了事万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