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其一》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

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

(0)
翻译
庆历年间他一同兴起,元丰年间我独自感伤。
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的梦想只剩两楹,先人的荣光如同五鼎已逝去。
曾经攀折过桂花的荣耀,如今只能在休息的棠树下回味。
朴素的家风我知道不会消亡,希望家族能世代出英才。
注释
庆历:指宋仁宗庆历年间。
偕起:一同兴起。
元丰:宋神宗年号。
独伤:独自感到悲伤。
两楹:比喻过去的辉煌或理想。
五鼎:古代祭祀时用的五种不同形状的鼎,象征显赫地位。
继前丧:继承先人的衰落。
薰歇:芳香消散,比喻过去的荣耀不再。
攀桂:比喻科举及第,取得功名。
憩棠:休息在棠树下,寓指安逸的生活。
素风:朴素的家风。
不坠:不会消失。
能世:能延续的世代。
诸郎:众多的才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哀伤之情。诗中“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两句,通过对比庆历年间与朋友同行与元丰年间独自遭受伤痛的情形,抒发了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两楹终昔梦,五鼟继前丧”表明了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成为梦境,而那些珍贵的友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里的“两楹”和“五鼎”可能是诗人用来比喻友谊的深厚与坚固。

接下来的“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则描绘了诗人在朋友面前的亲切情态,以及对那份美好时光的怀念。桂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尊贵,而“攀桂”常用来比喻追求高尚的情操或理想。“甘留所憩棠”则表达了诗人愿意留恋于那些美好的回忆。

最后,“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显示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肯定,以及希望这种友谊能够传承下去。这里的“素风”指的是纯洁无私的情感,而“能世有诸郎”则是表达了对未来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抒写个人对于过往友情的追忆和哀伤,以及对未来能够继续拥有真挚友谊的期待,展现了古人对于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与渴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闻雁

客里挑镫正苦吟,无端天外寄愁心。

霜横北地秋先老,月满南楼夜已深。

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

未知爪迹留何处,雪后沙边细细寻。

(0)

初春英公梦堂招同张墨岑张晓村鲍海门张石帆焦岩雅集

海国披襟过雨初,尊开山阁晓钟余。

潜蛟抱冻江涛静,老鹤盘云岛木虚。

已分纵游忘吏隐,况论高迹托樵渔。

知公盛业沧洲在,好出龙门自著书。

(0)

丁卯桥

诗名直到今,桥断迹难寻。

落日人独立,春风鸟一吟。

径幽苍霭积,石绝碧苔侵。

惟有溪旁水,年年自赏音。

(0)

过潜沔

野花无数乱飘零,空屋都成水上萍。

惟有堤边杨柳色,秋风犹向路人青。

(0)

辟署后空地为菜畦·其一

公仪昔相鲁,园中拔其葵。

岂以士大夫,而学园夫为。

此语所见大,吾敢忘情规。

第念勤与俭,亦足箴官师。

粳田五十亩,傲吏恒有之。

食菹廿七品,廉士宁非宜。

区区意如此,疑为有识嗤。

寄语贤守令,吾志甘自卑。

(0)

题思源庄·其二

暮卷珠帘暑气收,临河亭子坐来幽。

照人一片空明水,风满垂杨月满楼。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