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
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敢望烟霄达,多惭羽翮微。
衔泥傍金砌,拾蕊到荆扉。
云海经时别,雕梁长日依。
主人能一顾,转盼自光辉。
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
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敢望烟霄达,多惭羽翮微。
衔泥傍金砌,拾蕊到荆扉。
云海经时别,雕梁长日依。
主人能一顾,转盼自光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归巢燕子的喜悦。
“春色遍芳菲”一句,以“春色”概括整个春季的繁华景致,“遍芳菲”则点明这春意已普及到每一个角落,展示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情形。
紧接着的“闲檐双燕归”写出了燕子的归来,燕子在古代往往象征着家的温暖和生命的更新。这两句交织出春天最美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景象的欣赏。
“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这两句则是从燕子的角度表达它们回到旧日栖息之地的情形。诗中的“旧侣”指的是燕子与其他归巢的生物,而“故巢”则是它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燕子们在这里飞翔,似乎也在诉说着对这个家园的依恋。
“敢望烟霄达,多惭羽翮微”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感慨。诗中“我”仰望高远的云海,自觉羽翼渺小,无力飞升,这里既是对燕子自由飞翔的一种向往,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局限与束缚的感受。
“衔泥傍金砌,拾蕊到荆扉”则从侧面描绘了燕子的活动情形,“衔泥”指的是燕子在筑巢时叼着泥土,而“傍金砌”和“拾蕊到荆扉”则是它们在建筑巢穴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场景。
最后,诗人写道:“云海经时别,雕梁长日依。主人能一顾,转盼自光辉。”这几句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希望主人能够注意到这些小生命的存在和它们对家园的情感寄托。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也是诗人内心对于温暖之地、亲情与归属感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描绘了一幅春日图景,更是对生命之美、自然界之美以及人心所向之美的一种赞颂。
苇障凫潭罅。晚照江亭,四绕阑干亚。
冷红摧雁锦,秋恨远、烟鸟归云齐下。
苔甃觅诗魂,算眉黛、销春思冶。
傍要离,埋香醉郭,泪泉同洒。
摇落倦旅,惊心政客,何来费、款门车马。
鬓华搔更短,鸥梦醒、鹤怨高寒遥夜。
心字惜香灰,隔窗听、雄谈快泻。
待归也,露银浅碧,綀襟尚挂。
虬柯菭蚀金源字,风烟四朝惊换。
?象山河,枝悬日月,曾入宸游清撰。霞轩雾卷。
更黛拂天眉,镜平波面。
露掌潜移,为谁铅泪尚偷泫。
承光仪制最古,试娲皇妙手,勤补圆殿。
设蕝频更,然藜半烬,赢得南郊麟楦。铜台恨远。
怕倚沼仙蕖,未秋红变。泣尽琼瑰,涉洹归梦短。
海天碧。春雨江南送客。
离筵畔,红杏满枝,转盼新烟过寒食。
衡阳雁向北,不带湘人尺帛。
春申浦,波嫩草香,犹认骄骢旧行迹。
高斋未寥寂,纵不见韦三,犹见秦七。
碧桃花下黄藤席。
还睥睨当世,酌商千古,西窗残烛一剪蜜,替垂泪何益。
今夕是何夕。
且近倚吴歌,遥和湘瑟,吹笙露下双鬟湿。
自薄倖归去,懒亲钗泽。明珠为泪,共夜雨,枕畔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