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这首《解连环》是宋代词人姜夔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深深思念与遗憾。开篇“玉鞭重倚”,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手持玉鞭,犹豫不决的情态,暗示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沈吟未上,又萦离思”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愁绪,离别之情如丝缕般缠绕。
“大乔、小乔”暗指美人,通过描绘她们的才艺,进一步渲染了温馨的回忆。然而,“雁啼秋水”又引入了秋意与离别之感,使得氛围更为凄清。“柳怯云松”则以景衬情,表达出主人公对佳人离去后的孤独与失落。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描绘了昔日的相遇,虽只见过半面,但记忆犹新,反衬出如今的无望相逢。“西窗夜凉雨霁”营造出寂静而感伤的夜晚,词人感叹欢愉时光的短暂和轻易的放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失望,蔷薇虽美,却无法预示重逢的日子。“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流露出对山水阻隔的无奈,以及对重逢遥不可及的深深忧虑。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描绘了眼前孤寂的场景,词人只能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着曲屏上的女子,想象她独自入睡。“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以月光映照女子,寄托了词人对她的无尽思念,也寓言了他们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姜夔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重逢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