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住雕阴东,君去渔阳北。
唯有别时草,依依满行迹。
不忍行迹没,扫尽还更碧。
君情如妾意,缠绵无终极。
妾住雕阴东,君去渔阳北。
唯有别时草,依依满行迹。
不忍行迹没,扫尽还更碧。
君情如妾意,缠绵无终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离去恋人的深深思念与不舍之情。通过“妾住雕阴东,君去渔阳北”,诗人巧妙地运用地理方位的差异来象征两人相隔遥远的距离,同时也暗示了爱情的艰难与不易。接下来,“唯有别时草,依依满行迹”一句,将视线聚焦于离别时留下的痕迹——草地上残留的足迹,这些痕迹仿佛是情感的载体,让读者感受到即使人已远去,但那份情感依旧鲜活,如同草木般坚韧不屈。
“不忍行迹没,扫尽还更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女子不忍心看到那些记录着两人过往回忆的足迹消失,她一遍遍地清扫,希望能让这份记忆长久留存,哪怕只是在视觉上。而“扫尽还更碧”不仅展现了女子的深情,也寓意着她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即使面对分离的痛苦,心中的爱意依然如初,甚至在每一次的清理后,那份情感都显得更加鲜明和深沉。
最后,“君情如妾意,缠绵无终极”直接表达了两人之间情感的相互呼应与深刻共鸣。无论是女子还是男子,他们的情感都是如此深厚且持久,仿佛没有尽头。这不仅是对爱情的赞美,也是对人性中美好情感的颂扬,让人感受到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分别时刻,爱的力量依旧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人心。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爱情主题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既有哀婉的抒情色彩,又蕴含着对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胭脂日晒。剪轻罗刀快。
天然真色谢铅华,更脉脉、檀心无奈。
一样背时春不待。问要谁怜爱。看花心闷因花害。
镇啼痕沾带。落霞斜照玉屏红,正雨过、远山如黛。
只道凤帏人尚往,恁晚妆时戴。
东风吹面,又等閒春色,三分过二。
欢事难期花易老,莫放阑干閒里。
怨极书空,愁来说梦,旧曲还慵理。
春云无恙,林莺休诉憔悴。
遥指一角飞檐,百年裙屐,盛江家亭子。
韦杜风烟天尺五,销得流光如水。
经醉湖山,笑人鱼鸟,自惜登临意。
小桃红绽,嫣然知向谁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