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其一》
《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屠龙老已知无用,一遇时艰见术精。

淬就戈矛皆吐火,幻成狮象总疑兵。

空中堕语人无迹,地底藏雷贼不惊。

战胜何心邀重赏,由来只欲赌声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的作品,名为《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首句“屠龙老已知无用”,以屠龙技艺比喻过时或不合时宜的知识或技能,暗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某些传统技艺或观念可能不再适用。接着,“一遇时艰见术精”则转折,指出在困难时期,那些看似无用的技艺或知识反而能展现出其价值和实用性。

“淬就戈矛皆吐火,幻成狮象总疑兵”两句,通过“戈矛吐火”和“狮象疑兵”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在特定情境下,技艺或策略能够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效果。这里不仅涉及军事策略,也暗含了对社会变革、个人能力在关键时刻展现的重要性。

“空中堕语人无迹,地底藏雷贼不惊”则运用了隐喻,将话语比作空中的言语,难以追踪;将策略比作地底的雷,让敌人无所察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和策略的高深理解,即真正的智慧和策略往往不易被察觉,却能在关键时刻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战胜何心邀重赏,由来只欲赌声名”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胜利和荣誉的态度。他并不追求物质的奖励或名誉,而是更看重通过智慧和策略所获得的内在满足感和声誉。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功利主义的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情境下的技艺、策略、智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价值的追求。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题刘松年画

潇洒松年画,丰神迥不群。

松杉相间秀,风水自成文。

柔橹轻随浪,苍山半入云。

超然三岛境,何处得尘氛?

(0)

咏新萍四首·其四

水调新歌听处真,一番意绪惜芳辰。

剧怜点点临风碎,生怕纤纤贴镜频。

泛沚有痕才著色,衬花无力漫成茵。

最难年少江湖客,未见前朝送别人。

(0)

上元前夕叠韵复棣笙·其二

茅庐赏雪集群贤,小住神仙气运翩。

乐事偏饶荒径外,春游待约太湖边。

酸咸世味周寒士,灯火街头学少年。

惆怅连朝风雨紧,宵深清冷不成眠。

(0)

题许云江梅花仕女帐额·其一

何来疏影最怜侬,曾记罗浮梦里逢。

惆怅今宵林下月,美人隔得不惺忪。

(0)

自题《秋䈉集》

旧卷闲来读,苦吟今几春。

尚多违古意,渐不悦时人。

气味全宜冷,平生合得贫。

无须问千载,会取此中真。

(0)

全虚花十咏·其二雪花

粉萼天然韵更凉,梁园合作赏花堂。

缀残梨蕊春无迹,开遍琼枝冷不香。

设宴宜从金谷酒,傍檐也学寿阳妆。

霜威栗冽饶清质,不借东风逞艳芳。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