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其七》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其七》全文
明 / 朱谋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农家月令重阴晴,每看春图记五行。

稻圃雨多嫌谷日,麦田风最怯清明。

占乌旧信江南俗,叱犊时闻谷口声。

村市朝来竞箫鼓,朱幡使者远催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江南乡村春日农事的生动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与依赖,以及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农事决策的传统智慧。

首句“农家月令重阴晴”,点明了农民在农事活动中对天气的重视,月令即农历月份的农事指导,阴晴则指天气状况,反映了农民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生产周期的深刻理解。

“每看春图记五行”则进一步说明了农民在春季开始时,会依据传统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来规划农事活动,这体现了古代农民对自然规律的朴素认识和利用。

接着,“稻圃雨多嫌谷日,麦田风最怯清明”两句,具体描述了不同作物对天气的不同需求。稻田需要适量的雨水来滋养生长,但过多的雨水可能导致谷物受损;而麦田则在清明时节最怕大风,因为此时小麦正处于关键的生长期,大风可能造成倒伏,影响收成。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对特定天气条件的敏感和对作物生长周期的精准把握。

“占乌旧信江南俗,叱犊时闻谷口声”则展示了农民在农事决策中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利用。占乌,即通过观察乌鸦的行为来预测天气或吉凶,是江南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叱犊,是指驱赶牛群,这里的“谷口声”可能指的是牛群在田间劳作的声音,也可能是农民在田间指导工作的声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耕文化。

最后,“村市朝来竞箫鼓,朱幡使者远催耕”描绘了春日早晨,乡村集市上热闹非凡的景象,人们吹奏着乐曲,庆祝新一年的开始,同时也有穿着红色旗帜的官员或代表,远道而来,催促农民们开始耕种,预示着新的农事活动即将展开。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繁忙与活力,也体现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朝江南乡村春日农事的生动画面,以及农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

作者介绍

朱谋㬜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阻冰寓萧氏楼上作

朔风萧萧吹雪霜,登楼独坐生悲凉。

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

云影有时连去雁,水声何日到垂杨。

侧身天地频回首,谁道江湖远庙廊。

(0)

临江道中

荞麦花开山翠飞,腰镰翁孺愁相依。

金川道上风浪急,玉笥山前烟火微。

长鲸已堕黄石矶,大将犹搴龙虎旗。

翩然扬袂者谁子,陌上酣歌缓缓归。

(0)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有所思一章十三句·其十二

有所思,思我母慈。身上锦裲裆,母身清宁寿以眉。

日夜要襋之,于今化为缁。嗟我乃多携离。

水流东海归何时。嗟我会面安可知。

晨鸡鸣,鸣不已。东方明星光动地。

照我驱驰走千里。

(0)

经易州界

塞北时闻铁马嘶,蓟门霜柳渐凄凄。

天边野烧连烽火,城下寒砧杂鼓鼙。

阴碛草荒狐队出,平原风急雁行低。

尊前不见悲歌客,易水东流何日西。

(0)

君房下第归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宛转歌二首·其二

明星粲,露华泫。宛转歌,歌宛转。

月白乌夜啼,弦长曲何短。

绿水芙蓉夜夜开,芭蕉叶落心常捲。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