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生死,生死长憎爱。
斗水亦区区,施以法无碍。
有情有生死,生死长憎爱。
斗水亦区区,施以法无碍。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和憨山师菩提庵八咏(其六)》。在诗中,诗人探讨了情感与生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慈悲与法度之间的和谐统一。
“有情有生死,生死长憎爱。” 开篇即点明了情感与生命循环的关联,表达了对生死轮回中情感变化的深刻理解。情感在生与死的交替中不断起伏,而这种起伏往往伴随着爱恨交织的情绪。
“斗水亦区区,施以法无碍。” 这一句则进一步阐述了在有限的生命之水中,通过佛法的指引,可以达到心灵的无限宽广,消除一切障碍。这里的“斗水”象征着短暂的生命或有限的资源,“法无碍”则寓意着佛法的广大无边,能够超越物质与时间的限制,为心灵带来永恒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情感、生死、佛法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哲学思想。
冻云阁雨,长风送雪,万里无凝滞。
斜斜整整,纯白入素,应同太始。
袁巷萧条,冷光寒透,有人曾至。
但圆虚上下,澄明莹洁,如□□、混元气。
时听松篁泻坠。任山川、珠联玉缀。
一尘不染,一毫不现,真空妙治。
祥应三白,润归多稼,已成丰岁。
待收拾大翁,茶盐贺喜,兴村东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