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
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
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
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
此诗描绘了一种讽刺和批评的场景,通过对厅堂内屏风高低不一以及东西宽窄不匀的刻画,隐喻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公与偏颇。"高下八九尺"表明屏风的高度参差不齐,而"东西六七步"则形容其宽度也不规则。"突兀当厅坐"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屏风在厅堂中的显眼位置,它似乎在阻挡和遮蔽着通往智慧或贤能之路的途径。
诗中所蕴含的意象丰富而深刻,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比喻。它揭示了权力与规则如何被人为地设定和操纵,从而影响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公正。
裴略作为唐代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在这首短小的诗中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
湖上秋色半,经年吾始来。
系舟泊矶口,聊访垂纶台。
水光荡菰蒲,鸥鹭相与回。
沙明白石岸,日丽青霞杯。
渔父烟艇中,棹歌声相催。
片月出远空,苍茫碧云开。
北斗插波落,天河低野回。
露下凉吹生,飒然动秋怀。
杖藜谢邻叟,斗酒明当偕。
山东郡县一百八,无有一城无战场。
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
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
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
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
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
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
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不闻开门战,但闻开门迎,嗟乎,平原太守乐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