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明府》
《送林明府》全文
宋 / 吴柔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

心比秋云远,政如霜月悬。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ínmíng
sòng / róushèng

xuānchéngzhìnánwànglìngyǐnxián

tíngkōngsòng
zhāijìngyǒushīpiān

xīnqiūyúnyuǎnzhèngshuāngyuèxuán

huórénzuìduōchùsuìzuòfēngnián

注释
令尹:古代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或地方长官。
狱讼:诉讼案件,法律纠纷。
斋静:清静的斋室,通常指官员办公或修行之地。
诗篇:诗歌,这里可能指官员的文学创作。
心比秋云远:形容心胸宽广,思绪深远。
霜月:比喻清明、公正的治理。
活人最多处:指对百姓生活改善最多的地方。
饥岁作丰年:在饥荒之年也能创造丰收的景象,形容治理有方。
翻译
我尝试效仿宣城志,深深怀念那位贤能的令尹。
法庭空旷无诉讼,斋室宁静只有诗篇吟咏。
我的心境像秋天的云天般辽阔,为政如同悬挂的霜月公正严明。
他所在之处,人民生活富足,即使在饥荒之年也能化为丰收之年。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吴柔胜所作,名为《送林明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宣城令尹贤的赞赏,以及对其清廉政绩的怀念。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表达了作者想要继续记叙宣城的历史,而那个时代的令尹(地方官)贤能而令人难以忘怀。这里的“宣城”应是指吴语所在的地方或其它特定之地。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描绘了一个清净无为的政治景象,没有牢狱和诉讼之事,只有安静的书房中流淌着诗意。这里的“庭”指的是官府的庭院,而“斋”则是书房。

“心比秋云远,政如霜月悬。”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令尹贤政绩的高度评价,心胸宽广如同远去的秋天之云,政治清廉明亮犹如夜空中挂着的霜月。这里的“秋云”和“霜月”都是高洁无暇的象征。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这两句则写出了令尹贤在位期间的人文关怀,能在最需要帮助人们的地方带来生机,以及在荒年的困境中创造出繁盛的景象。这里强调了他的施政能力和对民生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宣城令尹贤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形象,即清廉、有为而不扰民的好官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种政治理念的向往和推崇。

作者介绍

吴柔胜
朝代:宋

(1154—1224)宁国宣城人,字胜之。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差嘉兴教授。为御史劾救荒擅放田租,且主朱熹之学,由是闲居十余年。宁宗嘉定初迁国子正,始以朱熹《四书》教诸生。迁太学博士、司农寺丞。出知随州,改湖北运判兼知鄂州,救荒全活不可胜计。后以秘阁修撰奉祠。卒谥正肃。
猜你喜欢

次韵春怀

鸠唤春阴鹊噪晴,静中观动晦还明。

山林岁月身将老,湖海风涛梦亦惊。

不饮未应为酒困,忘言何用以诗鸣。

看花啜茗须公辈,汤熟银瓶细细倾。

(0)

南田自述

泰华浮云连日观,江湖夜雨水浮天。

老来但觉身无系,来伴山僧野客眠。

(0)

题摘枝海棠

展卷还教蜀客疑,半含清露湿胭脂。

草堂二月花无数,开透春风未有诗。

(0)

谢子安之江右求葬师·其二

家在烟岚五县间,碧榕桥下水潺湲。

朝来雨过秋如洗,写出江南一幅山。

(0)

和周凌云秋日光邑山行韵

闽岭秋深水树凉,原田耕穫岁时忙。

无人画得农家乐,雨过青疏白稻香。

(0)

送渭清远上人谒虞学士求墓志·其三

水鸟群随南上篷,江豚自拜北来风。

二姑直作片时过,五老秪如前日同。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