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初阑,人未倦。倚笛弄宛转。
一曲晴丝,花缝袅来远。
可怜客在天涯,伤春容易,偏要唱、雨丝风片。
仄襟燕。无端怀里投香,歌尾接春啭。
须望江南,也有未归怨。
潞河一叶蒲帆,明朝人去,好栖汝、画樯轻便。
酒初阑,人未倦。倚笛弄宛转。
一曲晴丝,花缝袅来远。
可怜客在天涯,伤春容易,偏要唱、雨丝风片。
仄襟燕。无端怀里投香,歌尾接春啭。
须望江南,也有未归怨。
潞河一叶蒲帆,明朝人去,好栖汝、画樯轻便。
这首《祝英台近》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以赠予友人为主题,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篇“酒初阑,人未倦”,描绘了宴席将尽而人心未散的情景,酒意虽消,但情意绵绵,未至疲惫。接着“倚笛弄宛转”,以吹笛的动作,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笛声悠扬,婉转动人,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故事。
“一曲晴丝,花缝袅来远”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晴丝轻盈,随风飘荡,如同心中难以言说的情感,遥远而不可触及。花缝间,似乎还隐藏着远方友人的身影,增添了一层思念的意味。
“可怜客在天涯,伤春容易,偏要唱、雨丝风片。”这几句直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天易伤感,友人在天涯,即便如此,还是唱起了那细雨微风般的歌曲,以此寄托对远方的思念。这里的“雨丝风片”不仅指自然景象,也象征着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仄襟燕。无端怀里投香,歌尾接春啭。”燕子斜飞,香气扑鼻,歌声与春鸟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这里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最后,“须望江南,也有未归怨。潞河一叶蒲帆,明朝人去,好栖汝、画樯轻便。”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牵挂与期待。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归来,即使是在江南这样的美丽之地,也难免会有思乡之愁。明天友人就要离开,乘着蒲帆沿潞河而去,希望他能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安顿下来,无论是画樯轻便之处,都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离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