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险何曾《禹贡》陈,白波江上起嶙峋。
花垂孤石春迎棹,佩响空山夜降神。
玉马惊回猺洞火,寒潮拍尽女墙尘。
帆飞三峡行才半,还傍香炉一问津。
天险何曾《禹贡》陈,白波江上起嶙峋。
花垂孤石春迎棹,佩响空山夜降神。
玉马惊回猺洞火,寒潮拍尽女墙尘。
帆飞三峡行才半,还傍香炉一问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陶元藻所作的《大庙峡》,描绘了长江三峡中大庙峡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天险何曾《禹贡》陈”,以《禹贡》这部古代地理书中的记载为背景,强调了大庙峡的天然险峻。接下来的“白波江上起嶙峋”描绘了江水翻腾,两岸山势峥嵘的画面。
“花垂孤石春迎棹”写春天里,花开在孤石上,仿佛在迎接过往的船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佩响空山夜降神”则通过夜晚山间的回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气氛。
“玉马惊回猺洞火”一句,想象着山洞中的瑶族人点燃的篝火被马匹的惊动所摇曳,增添了神话色彩。“寒潮拍尽女墙尘”则描绘了寒冷江潮拍打着岸边的城墙,带走了历史的尘埃。
最后两句“帆飞三峡行才半,还傍香炉一问津”,表达了诗人航行在三峡途中,虽已过半程,但仍对前方未知的香炉峰充满好奇和向往,流露出探索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庙峡的自然景观,融合了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对三峡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对未知的探索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