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平时敢自因,特高兰玉信吾人。
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
每见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备四时春。
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
明月平时敢自因,特高兰玉信吾人。
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
每见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备四时春。
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和友人见寄三首(其一)》。诗中以明月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敬意。首句“明月平时敢自因”,以明月自比,暗示自己虽平凡却有坚守的原则,不敢轻易改变自我。接着“特高兰玉信吾人”一句,赞美友人如同高贵的兰花与美玉,值得信赖与尊敬。
“便从缑岭如无愧”中的“缑岭”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超凡脱俗的敬仰之情。“更许毗耶约问津”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愿意追随友人,共同探索人生的道路,如同寻求知识的源泉一般。
“每见似醺千日酒”描绘了诗人每次见到友人时,都仿佛饮下了能让人醉醺醺的千年佳酿,形象地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不言常备四时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温暖陪伴的感激,如同四季之春,常在心间。
最后,“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两句,诗人以妙云比喻友情,表示不仅与友人南游时情感契合,更欣喜于能够与友人成为近邻,日常生活中也能相互照应。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武皇岁起云阳宫,高台屹与云汉通。
欲求真诀炼颜色,紫琼之露飞濛濛。
青霄不下两皇子,十二仙人一夜死。
文成五利不及一少翁,能使香魂望如水。
凄凄茂陵月,玉碗埋苔碧。
难闻舍人壶,空羡方朔戟。
当涂代汉逾百年,铜人之泪流作铅。
移经灞水亦伤别,回头立尽东关烟。
君不见古今兴废皆陈迹,金石有情悲过客,化为铜驼卧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