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宴曲池,为郎制宫锦。
月落杏花寒,裁缝剪刀冷。
君恩宴曲池,为郎制宫锦。
月落杏花寒,裁缝剪刀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色下精心裁剪宫锦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画面感。
首句“君恩宴曲池”,以“君恩”点明了女子的身份背景,暗示她可能是一位宫廷中的侍女或绣娘,正在享受君王的恩赐,在曲池边举行宴会的场合中忙碌。这既营造出一种皇家的奢华氛围,也预示着女子所从事的工作与君王的喜好紧密相关。
次句“为郎制宫锦”,直接揭示了女子的职责——为某位男性(可能是君王或贵族)制作宫锦。宫锦是古代皇宫中使用的高级丝绸,象征着权力、地位和财富。通过这一细节,可以感受到女子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及她对这份工作的认真态度。
第三句“月落杏花寒”,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月亮已经落下,杏花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摇曳。这样的自然环境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烘托出女子工作时的宁静氛围,以及她可能面临的孤独与辛劳。月落暗示时间的流逝,而“杏花寒”则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或许是在春天的夜晚,这样的场景更显得清冷而美丽。
最后一句“裁缝剪刀冷”,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女子手中的工具——剪刀上。剪刀的“冷”字不仅指温度上的寒冷,更可能寓意着女子在长时间工作后手指的酸痛与疲惫。同时,这也暗示了剪刀的锋利,以及女子技艺的高超。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在艰苦环境下仍能保持专注与技艺精湛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工作状态和内心情感,既有对技艺的赞美,也有对劳动者的敬意,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欲上南楼寿。记当年、祥占玉燕。一阳生候。
今数书云犹七日,宫线未添刺绣。
便草就、寿词盈袖。
合捧金荷称鹤算,想华堂、剩醉眉春酒。
惭斐句,为觞侑。功名八稚年方少。
自归来、陶庐蒋径,菊松为友。
轩筑易安栽花药,不坠家声五柳。
况满砌、芝兰争秀。
岁岁斑斓衣戏处,老人星、一点辉南斗。
顾对此,共长久。
旧游曾记当年,凤城雨露开晴昼。
端门发钥,御炉烟暗,宫花影覆。
帝念民劳,俾乘轺传,暂临牛斗。
散阳和四照,春光万井,来小试、调元手。
职业才华竞秀。汉廷臣、无出其右。
九重眷倚,频虚槐鼎,争迎衮绣。
爽气西山,绿波南浦,酿成芳酒。
趁锋车未到,霞觞共祝,百千长寿。
月上半峰峰树碧,子规啼苦月无色。
壮士耳边都不闻,儿女眼中泪自滴。
古人出处非关身,处兮事亲出事君。
服勤至死不敢倦,避劳择逸岂所闻。
我看蜀道诚为难,嗟尔子规何云云。
王尊九折竟叱驭,班超万里图立勋。
乘危蹈险尽臣节,二人至今扬清芬。
我本鲁国一男子,少小气志凌浮云。
精诚许国贯白日,有心致主为华勋。
位卑身贱难自达,满腹帝典与皇坟。
有时愤懑吐一言,小人谤议已纷纷。
宰相宽容天子慈,八年之中三从军。
从军官清吾何苦,嘉州路远尔勿语。
地不为我易其险,我岂守道不能固。
子规子规谩啼绝,断无清泪洒向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