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程歇九秋时,漠漠芦花拂浪飞。
寒浦更无船并宿,暮山时见鸟双归。
照云烽火惊离抱,剪叶风霜逼暑衣。
江月渐明汀露湿,静驱吟魄入玄微。
一帆程歇九秋时,漠漠芦花拂浪飞。
寒浦更无船并宿,暮山时见鸟双归。
照云烽火惊离抱,剪叶风霜逼暑衣。
江月渐明汀露湿,静驱吟魄入玄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景图。开篇"一帆程歇九秋时,漠漠芦花拂浪飞",通过设置单帆船只在深秋时分停泊,周遭芦苇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
接着"寒浦更无船并宿,暮山时见鸟双归",诗人继续描写江边已经不再有其他船只停留,只余自己孤独地守候在寒冷的水埸旁。傍晚时分,山中传来归巢的鸟鸣声,增添了一份秋日的寂寞。
"照云烽火惊离抱,剪叶风霜逼暑衣"一句,则透露出战争带来的离别之苦,以及自然界季节更迭中人们不得不更新衣物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情景。
最后"江月渐明汀露湿,静驱吟魄入玄微",诗人描绘了夜幕降临时分,江面上月光渐渐清晰,岸边的露水也随之而至,而诗人的心境则是静坐冥思,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引向更加深邃和玄妙的层次。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世间离别、季节更迭等主题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感悟与情操。
君不见子列禦寇居郑圃,四十馀年人莫睹。
外游不若务内观,食豨如人忘尔汝。
又不见玉川先生洛城里,闭关不出岁踰纪。
狂吟大句语惊人,劝之请谒辄掩耳。
古来贤达贵安闲,岂务奔走尘埃前。
深居简出悔吝少,治心养气精神全。
我念奇穷自平昔,险阻艰难多所历。
十年京洛困齑盐,五载江湖负羁靮。
比沭天恩处闲散,琳宫赋禄容家食。
老僧参罢返林泉,病马力疲栖皂枥。
扫除一室空复空,收还魂魄安其躬。
衣冠深藏罢应接,杜门却扫闲奴僮。
放怀书史得真乐,坐忘乃与希微通。
不须疑我何为尔,亦有文字如长虹。
长安城边边地永,万里沙场地无井。
秦人掘土土作城,城下窟深胡水冷。
汉家将军号都护,西征上陇寒日暮。
野驼跑水无处寻,饮马长城窟边去。
长城窟,古来战死多白骨。
征人半作马下尘,犹向阴山斗驰突。
去时胡天霜雁鸣,归见玉关春草生。
将军功高封列城,斗死伍符无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