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曾结社,游戏更谭空。
草诀追颠素,闻踪共懒融。
小黎庭卉外,三昩洒樽中。
八禹澜翻偈,宁堪举似公。
放生曾结社,游戏更谭空。
草诀追颠素,闻踪共懒融。
小黎庭卉外,三昩洒樽中。
八禹澜翻偈,宁堪举似公。
这首诗描绘了访友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首句“放生曾结社”,点出友人以慈悲为怀,通过放生活动结交志同道合之士,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接着“游戏更谭空”,表明友人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乐趣,更在闲暇时探讨佛法,追求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草诀追颠素,闻踪共懒融”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友人的行为比作追寻古代草书大师颠素的笔法,以及共同探索佛学的奥秘,表现了他们对艺术与宗教的深厚兴趣和追求。这里“草诀”指草书的规则,“颠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别称,以其狂草著称。
“小黎庭卉外,三昩洒樽中”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生活情趣的高雅。小院之外,花木扶疏,室内则有酒樽相伴,暗示着他们在自然与艺术的熏陶下,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
“八禹澜翻偈,宁堪举似公”最后两句,以“八禹”比喻友人学问广博,如大禹治水般深邃,所诵之偈语如同波澜壮阔,难以言喻其精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所悟境界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在艺术、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共同追求与高雅品味,是一幅充满禅意与人文关怀的画面。
听离歌,催画桨,无计更偎傍。
缓送行程,约共理吴榜。
便教鹊镜终分,鸾箫难续,也暂慰、临风惆怅。
试凝望。惊心桥过垂虹,一路酒旗飏。
只恨扁舟,不作五湖想。
柰他巫峡云归,湘皋梦远,叹从此、红楼天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