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制芙蕖朵朵新,元宵分得玉堂春。
祗疑金炬来深夜,未许青藜继后尘。
星萼乍移光满座,月波才动影随人。
年年此会逢佳赏,醉落筵前紫绮巾。
剪制芙蕖朵朵新,元宵分得玉堂春。
祗疑金炬来深夜,未许青藜继后尘。
星萼乍移光满座,月波才动影随人。
年年此会逢佳赏,醉落筵前紫绮巾。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元夕黄庶子淮宅咏莲花灯和胡学士广韵》描绘了元宵节赏灯的热闹场景。首句“剪制芙蕖朵朵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莲花灯的精致与新颖,如同荷花般清新脱俗。"元宵分得玉堂春",点出元宵佳节的欢乐气氛,犹如玉堂溢出的春意。
接下来,“祗疑金炬来深夜”暗示了灯火辉煌的夜晚,莲花灯与明亮的火炬相映成趣,仿佛是深夜中的金色亮点。“未许青藜继后尘”则表达了对莲花灯独特魅力的赞美,认为它超越了寻常的照明工具,具有艺术价值,不逊于古代学者使用的青藜照明。
“星萼乍移光满座”描绘了莲花灯在夜色中移动时,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聚会场所,使得座上之人皆沐浴在明亮之中。“月波才动影随人”进一步渲染了莲花灯与月光的互动,光影摇曳,如影随形,增添了节日的浪漫气息。
最后,“年年此会逢佳赏,醉落筵前紫绮巾”总结全诗,每年的元宵盛会都让人沉醉其中,甚至有人在欢庆中不慎失落了紫色的头巾,这既是对欢乐氛围的热烈描绘,也寓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赏莲花灯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长怀乌衣游,亲姓何戚戚。
吾曹乃其后,何不迨往迹。
向来鸿雁影,旷若参辰隔。
沉思不可见,伫立久悽恻。
去年霜霰中,送别衢路侧。
今年冬风至,犹未见颜色。
念我如楚囚,欲往终未得。
倘能为我来,不远道里百。
要观衡茅下,有此座上客。
新酿秋已熟,老菊寒尚拆。
弥年心拂郁,可以一笑释。
仍当戒后乘,联翩载三益。
狙猴在深山,腾踔不少停。
大龟藏神屋,缩首都无营。
冥观静躁异,洞见万物情。
吾闻子王子,总角游帝城。
归来鬓犹绿,闭关慕渊明。
曲肱北窗下,风声肃泠泠。
梦觉忽惊起,犹疑车毂鸣。
斋居屏万虑,乃以静寄名。
是中得其趣,君门可长扃。
倘知定能应,子冠定能缨。
镜以静故明,水以静故平。
兹言置座右,可配崔瑗铭。
元龙湖海豪,盖代声藉藉。
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
当年种玉翁,十袭裹双璧。
期公垂天云,佐郡试戢翼。
尚开柴桑径,引领望三益。
尝闻筑燕台,千里走乐剧。
市骨捐千金,厩乘尽虎迹。
公乃真好事,屣履见逢掖。
定知子舆辈,一笑皆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