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虞初毕,黼座掩瑶觞。羽卫盛煌煌。
数声清跸来天上,想像赭袍光。新成清庙勖云堂。
孝飨奉蒸尝。子孙千载承丕绪,景福介无疆。
九虞初毕,黼座掩瑶觞。羽卫盛煌煌。
数声清跸来天上,想像赭袍光。新成清庙勖云堂。
孝飨奉蒸尝。子孙千载承丕绪,景福介无疆。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古代宫廷礼仪的庄重与华丽。开篇“九虞初毕,黼座掩瑶觞”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的氛围,“九虞”指的是祭祀天地、宗庙等九种大礼,表明这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而“黼座”是装饰华丽的坐具,“掩瑶觞”则形容其上面的装饰之精美,显示出祭坛的庄严与尊贵。
接下来的“羽卫盛煌煌”一句,则描绘了仪式中卫士们盛装出现的情景,通过对“羽卫”的重复强调,突出了他们整齐划一、光彩夺目的样子。紧接着,“数声清跸来天上”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仿佛祭祀的声音直达云霄。
诗人通过“想像赭袍光”这句话,引入了对皇帝形象的想象,“赭袍”是古代皇帝所穿的颜色,也即是黄色,在这里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严。这一句将祭祀活动与皇权联系起来,强调了祭祀仪式背后的政治意义。
“新成清庙勖云堂”则转向对建筑物的描写,“新成”表明是新的建筑,而“勖云堂”则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紧接着,“孝飨奉蒸尝”一句,具体指出了祭祀活动中的供品和食品,这些都是为了彰显祭祀者对祖先或神灵的敬意。
最后,“子孙千载承丕绪,景福介无疆”则展望了未来,希望这一传统能够延续下去,同时也祝愿国泰民安,福寿绵长。这里的“丕绪”指的是家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而“景福介无疆”则是对美好幸福和平静境界的一种祈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宏大而庄严的祭祀场面,并强调了这一活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国家安泰的重要性。
壁印狐踪,林开鹿径,山家真个萧条。樵归一束。
时带猬中毛。灶下莫愁薪爨。方才拾老柏枯蕉。
常扃户,晚间兔尽,饥虎正悲号。良宵。
偏不出,倦支石枕,醉卧松梢。
说好山无数,奇解寻敲。
犹记十年前事,承平久、官税都饶。
妻孥食,有时无米,橡栗也常烧。
飞絮满天,平堤外、乱萍初涨。
人似燕、重来湖海,画梁无恙。
风雅竞推东阁妙,文章每说西京上。
细论诗、若个过墙头,松醪饷。曾踏险,瞿塘漾。
才会意,沧浪唱。但银瓶索饮,酴醵佳酿。
五岳未周名士屐,百钱常挂山人杖。
奈此君、不惠不夷间,难于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