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安蓬荜,乃复求簪缨。
食禄尽臣节,此理亦易明。
朝闻刁斗严,明公当西征。
秉羽笑懦夫,割铅本儒生。
既愧主吏萧,发踪功已成。
兼惭留侯张,坐谋帷幄称。
我公智勇恢,安藉赞襄仍。
伐檀耻素餐,橐笔犹堪行。
闾阎戒绎骚,储胥夙充盈。
津前方桂舟,河上营兰坰。
亲友远来饯,挥去无恋情。
虽云一旅劳,所务万方宁。
行看大勋就,凯歌入邺城。
庄馗花似烟,平乐酒如渑。
何必繫吾土,永言希令名。
不能安蓬荜,乃复求簪缨。
食禄尽臣节,此理亦易明。
朝闻刁斗严,明公当西征。
秉羽笑懦夫,割铅本儒生。
既愧主吏萧,发踪功已成。
兼惭留侯张,坐谋帷幄称。
我公智勇恢,安藉赞襄仍。
伐檀耻素餐,橐笔犹堪行。
闾阎戒绎骚,储胥夙充盈。
津前方桂舟,河上营兰坰。
亲友远来饯,挥去无恋情。
虽云一旅劳,所务万方宁。
行看大勋就,凯歌入邺城。
庄馗花似烟,平乐酒如渑。
何必繫吾土,永言希令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拟古诗三十首》之四,以王仲宣为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志士的敬仰与赞美。全诗通过描绘王仲宣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智慧、勇气与忠诚的颂扬。
首句“不能安蓬荜,乃复求簪缨”,点出王仲宣不甘于平凡,追求显赫地位的志向。接着“食禄尽臣节,此理亦易明”表明他坚守臣子之道,即使享受高官厚禄,也无愧于心。随后,“朝闻刁斗严,明公当西征”描绘了王仲宣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参与军事行动的情景。
“秉羽笑懦夫,割铅本儒生”赞扬了他在面对软弱者时的坚定态度,以及原本作为儒生却能勇敢地投身战场。接下来的“既愧主吏萧,发踪功已成”、“兼惭留侯张,坐谋帷幄称”则进一步展示了他不仅在前线英勇作战,还在幕后运筹帷幄,贡献卓著。
“我公智勇恢,安藉赞襄仍”是对王仲宣智慧与勇气的高度评价,强调他的才能不仅在于个人勇猛,更在于能够辅助君主,共同成就伟业。“伐檀耻素餐,橐笔犹堪行”则表明他即使在享受高官厚禄之时,也不忘勤勉工作,继续为国效力。
最后,“闾阎戒绎骚,储胥夙充盈”、“津前方桂舟,河上营兰坰”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和王仲宣为国效力的决心。“亲友远来饯,挥去无恋情”表现了他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离别,也无遗憾。“虽云一旅劳,所务万方宁”强调了他虽然只是一己之力,但为国家带来的安宁与和平却是巨大的。“行看大勋就,凯歌入邺城”预示着他的功绩将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庄馗花似烟,平乐酒如渑”以自然美景比喻王仲宣的高尚品格和豪迈气概。“何必繫吾土,永言希令名”则表达了对王仲宣超越地域限制,追求崇高名声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王仲宣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古代文人志士的高尚情操与卓越功绩,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明妃初向长门入,窈窕无心矜独立。
自然动影回春风。璚鬟薄洗巫云湿。
六宫良家五陵子,容华多少夸桃李。
齐声却步称第一,今朝争为甘心死。
妇人妒色恒自持,尚令忘妒前相悲。
如何环艳映海日,近出珠栊人不知。
以图索马安有马,况是丹青不能画。
画师长安市上儿,一生解貌东家施。
黄金纵使不相责,鄙人讵识天人姿。
昔疑汉妾今焉支,妾身分明不泪垂。
玉颜一为他人得,枉是千金莫赎时。
仲夏时雨至,野水满芳塘。
清飔吹四鄙,蒲苇散余香。
我闻良有司,国脉为灵氏。
阴阳俯从之,百卉繁以昌。
偶行见芜田,惄焉心内伤。
自顾无善术,何由致嘉藏。
广广阡陌中,皆我子弟行。
惟民知我拙,不以巧相尝。
曷用慰所期,独立空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