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雾湿人衣,策马长松下。
山深云更閒,地僻客殊暇。
回首望苍苔,钟声出林罅。
晓雾湿人衣,策马长松下。
山深云更閒,地僻客殊暇。
回首望苍苔,钟声出林罅。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山中行进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晓雾湿人衣”,以“晓雾”点明时间,清晨的薄雾湿润了行人的衣物,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策马长松下”,骑着马穿过长长的松树林,画面生动,仿佛能听到马蹄踏在松针上的声音,感受到马匹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山深云更闲,地僻客殊暇”,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环境。山越深,云层越显得悠闲自在;地越偏僻,访客的时间就越显得充裕。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的深邃与云的悠然,以及地的偏远与客的从容巧妙结合,展现了山中独特的宁静与自由。
“回首望苍苔,钟声出林罅”,最后两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收束全诗。诗人回头望去,只见青苔覆盖的石板路,一片苍翠。远处,寺庙的钟声从树林的缝隙中传来,悠扬而深远,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禅意和神秘感。整个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综上所述,这首《山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捕捉了山中清晨的独特韵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