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平阶滴,寒灯照幔孤。
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
千里徒伤目,三年欲变儒。
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
怨曲传繁瑟,悲歌缺唾壶。
此中如借问,掩鼻愿操觚。
夜雨平阶滴,寒灯照幔孤。
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
千里徒伤目,三年欲变儒。
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
怨曲传繁瑟,悲歌缺唾壶。
此中如借问,掩鼻愿操觚。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宋祁的《愁吟》,通过夜雨和寒灯营造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开篇"夜雨平阶滴,寒灯照幔孤"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情。雨声如同时间的脚步缓缓地走过,每一滴都敲击着心灵的空寂,而那寒冷的灯光则映照出幔幕后的孤身,形成了一种内心世界的写照。
"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两句似乎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对某种传说或知识的追寻。灵运草是一种神话中的植物,能够预知吉凶,而惠施梧则是古代智者惠施所居之处,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在精神上对于智慧或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千里徒伤目,三年欲变儒"两句则显示了诗人的旅途寂寞和对知识改变自我的渴望。长时间的旅行让眼睛疲惫不堪,而三年之久的学习生活使他想要改变自己,这里的“变儒”可能是指改变儒生身份,追求更高的学问或精神境界。
"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回肠”指的是内心的翻腾和痛苦,而“啼络纬”则形容这种情感的复杂与细腻。"远恨送襜褕"则是说远方的亲人给予衣物作为礼物,诗人却因思念而感到哀愁。
"怨曲传繁瑟,悲歌缺唾壶"两句通过乐器和歌声来表达诗人的哀愁与不满。繁瑟是一种多弦的古代弦乐器,而“怨曲”则是指那些充满怨恨的情感旋律。而“悲歌缺唾壶”则形容诗人唱着悲伤的歌曲,连那用来润喉的唾壶都显得不够完善。
最后"此中如借问,掩鼻愿操觚"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或真理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质疑。在这里,“此中如借问”可能是指在某种情境下寻找答案,而“掩鼻愿操觚”则形容诗人想要遮住自己的鼻子,专心致志地去掌握笔墨,或许是在追求文字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雨、寒灯等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于未来命运和知识变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深刻的精神追求。
偶然访藕寻莲,翠凉亭子纹波聚。
阴阴脆柳,新蝉嘶叶,老莺穿树。
借枕迎飙,飞来一阵,冲檐急雨。
爱纷纷水面,游鱼溅沫,翻圆盖,倾珠露。
素手停挥白羽。碧罗天、纤云净暑。
枰敲汞子,坛开药酝,冷香深处。
朱槿花繁,苍苔径洗,过红桥去。
渐流萤点点,高低不定,向池塘舞。
君将隐矣,指浮邱、绝顶仙坛幽绝。
席帽荷衣归去也,门外骊驹衔铁。
谈笑封侯,纵横游说,贱彼仪秦舌。
从兹挥手,不驱城市轮辙。
交尽海内名流,送诗万首,共惜他乡别。
谁识伯鸾高士驾,炊釜不因人热。
十亩松林,三间茅屋,谁道先生拙。
砂床驻老,那愁须鬓如雪。
望沧浪、翠痕凉浸,丝丝似结连理。
并刀剪煮凝脂滑,载酒有人同醉。成底事。
笑不为浮名,也误投竿计。冷枫十里。
想渔市千家,红盐糁碧,羹熟饭云子。
歌桡动,长在白蘋开际。筠笼争涉烟水。
旧游更忆西泠路,三月青青如此。论俊味。
又何待、香鲈亭畔秋风起。年来正拟。
驾小小沙棠,两乡泛宅,日采镜奁里。
桄榔亭畔,西风起、几行雁字。
正江楼、凭栏孤眺,玉山初紫。
双鬓且消梧水月,一樽不换凉州史。
笑从来、手板对人低,而今始。论宦迹,原非志。
称吏隐,谁言是。念世态浮沉,但须如此。
美酝三升差足恋,不然腰折缘何事。
再不然、向旧酒垆傍,寻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