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读罢问耕牛,待得时来死便休。
一带空村无润屋,聊因社肉作中秋。
诗书读罢问耕牛,待得时来死便休。
一带空村无润屋,聊因社肉作中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的《中秋》,以耕牛和农事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理解和人生观。首句“诗书读罢问耕牛”,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阅读完毕后与耕牛的交谈,寓意读书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自然的亲近。接着,“待得时来死便休”则流露出一种顺应天命、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认为时机成熟时,无论生死都应顺其自然。
后两句“一带空村无润屋,聊因社肉作中秋”,写的是乡村的清贫景象,连房屋都无法遮风挡雨,但即使如此,诗人仍能从简朴的社肉中找到节日的欢乐,体现了他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中秋节在传统农村中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受。
客且尽,手中觞,不须笑我头上霜。
客尽觞,且停之,听我高歌霜发词。
君不见天上鸟,东跳西走不相待。
又不见黄河水,万古滔滔向东海。
我身不是南山松,又不是山上峰。
柰何与年少争春风,斗鸡走狗倾春红。
君不见昔时孔仲尼,辙环憔悴无已时。
盗蹠杀人如乱麻,锦衣高寿颜回嗟。
听我霜发歌,歌短情则多。
轩车驷马浑等闲,何似日衔金叵罗。
金叵罗,青玉案,何以赠客锦绣段,头白头白何须叹。
君不见大梁郭生少小能英奇,生长富贵心寒饥。
兀坐日诵书与诗,下究王伯上轩羲。
郭生有父王国宾,有母食邑称之君。
鲤庭独立犹诗礼,熊胆亲丸或夜分。
生有两男子,大者览辉起,次者郭生鼓翅亦上青霄里。
忆昔匹马走燕甸,长安三月花如霰。
射策曾登金马门,垂衣帝在蓬莱殿。
三十年间万事变,后生衮衮蜚英彦。
结绶初諠东阁宾,弹冠复报南州荐。
太平既极边功开,武帝射蛟江未回。
上林会有誇胡猎,愿生早试长杨才。
君不见玉虚观前松,去年冻乾今复生。
树灵力排雷雨会,干大每与蛟龙争。
下有万古不定之龙沙,风滚无时休。
英雄奋发各有时,运至贾贩皆公侯。
腐草尚为萤,何况堂堂七尺躯、万物之灵。
高牙大纛苟不我,石泉白云谁复争。
举眼江汉鸿冥冥,与尔倒此沙头瓶。
我生走纷境,性意苦不适。
朅来镜光游,不觉袛树夕。
鸟藏丹阁暮,萧槭杮叶赤。
杳如造岩壑,阒其寡人迹。
其王戴金冠,天子之所客。
迓我薝卜下,坐我红罽席。
落日入虚牖,窈窕云光白。
团团石莲灯,照耀锦绣壁。
忽闻铃磬发,转怅俗务迫。
静躁本殊科,利义各有癖。
伊余竟何为,奔并阻行役。
乞君摩尼珠,一照幸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