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禹锡》
《刘禹锡》全文
宋 / 徐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取水枫林莫怨嗟,钟声才听又天涯。

如何一斥终难反,为赋玄都观里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
sòng / jūn

shuǐfēnglínyuànjiēzhōngshēngcáitīngyòutiān

chìzhōngnánfǎnwèixuándōuguānhuā

翻译
在枫树林中取水,不必心生怨叹,
刚刚听到钟声,转眼又消失在远方。
注释
取水:汲取泉水。
枫林:枫叶林。
莫怨嗟:无需抱怨。
钟声:寺庙或钟楼的钟声。
又天涯:瞬间远去,如同天边一般。
如何:为何。
一斥:一次呵斥。
终难反:始终难以改变。
为赋:为了吟咏。
玄都观:道教名胜,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理想世界。
里花:观中的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钧对刘禹锡《乌衣巷》的仿作,以"取水枫林"起句,表达了对刘禹锡原诗中乌衣巷变迁的感慨。"莫怨嗟"三字,劝慰刘禹锡不必过于伤感,暗示时光流转,世事无常。"钟声才听又天涯"描绘了钟声悠远,瞬间消失在远方的意境,与刘禹锡原诗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相呼应。

"如何一斥终难反"暗指刘禹锡被贬谪的经历,即使遭受贬谪,也无法改变命运。最后,"为赋玄都观里花"借玄都观的花开花落,寓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与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异曲同工,都是以自然景象寄托人事沧桑之感。整体上,徐钧此诗是对刘禹锡诗风的巧妙致敬,同时也传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徐钧
朝代:宋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猜你喜欢

徐师川挽诗三首·其三

念昔从耆旧,公知我独深。

意犹如昨日,爱不减南金。

抚事思前作,干时愧夙心。

素琴理旧曲,无复有知音。

(0)

休宁县与汪致道诸公别后晚宿黟县界鱼亭驿二首·其一

竹密如云不见天,好山无数簇溪田。

秪应黟县溪山胜,尽在鱼亭驿舍前。

(0)

题泾县水西

江东住已厌,又却过江西。

急雨投泾县,穷秋渡赏溪。

稻田犹少水,山路已多泥。

珍重高僧意,求诗索自题。

(0)

秋日即事四首·其四

何处螳螂欲捕蝉,主人初未觉鸣弦。

稍知东里能堪事,一任神龙斗洧渊。

(0)

题大名官舍

宿昔尚残暑,晚风吹欲无。

不知留此住,更白几茎须。

(0)

桥上口占二首·其一

城北城南柳絮飞,街东街西鹁鸪啼。

海陵三月与春别,一夜雨成三尺泥。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