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地初霜,临关半月,乱鸦飞尽。
逢逢响彻,危烛戍楼烟烬。
碎乡心、三更四更,一更一点归期近。
想提灯窄巷,老兵传语,月光如凝。宵迥悲同省。
但急节和砧,严声催枕。晨钟未动,谁报晓天鸿信。
自无人、深院漏沈,小尨觑竹遥吠影。
总输他、断木中空,赚得残年恨。
刮地初霜,临关半月,乱鸦飞尽。
逢逢响彻,危烛戍楼烟烬。
碎乡心、三更四更,一更一点归期近。
想提灯窄巷,老兵传语,月光如凝。宵迥悲同省。
但急节和砧,严声催枕。晨钟未动,谁报晓天鸿信。
自无人、深院漏沈,小尨觑竹遥吠影。
总输他、断木中空,赚得残年恨。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边关的画面,以霜降、月挂、乱鸦归巢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刮地初霜,临关半月"写出了夜晚的寒冷与边境的辽阔,"乱鸦飞尽"则暗示了戍楼的荒凉。"逢逢响彻,危烛戍楼烟烬",通过戍楼的灯火和更鼓声,传达出戍卒的思乡之情。
"碎乡心、三更四更,一更一点归期近",表达了戍卒对归家的期待,时间的推移仿佛让归期变得越来越清晰。"想提灯窄巷,老兵传语,月光如凝",通过想象中的家乡场景,进一步强化了思乡的情绪。
下片转而描绘了深夜的哀愁,"宵迥悲同省",戍卒与同僚共感悲凉。"急节和砧,严声催枕",寒风中的砧声和更鼓声交织,催人入梦,又唤起愁绪。"晨钟未动,谁报晓天鸿信",暗示戍卒期待着远方的音讯,但清晨的钟声并未带来希望。
"自无人、深院漏沈,小尨觑竹遥吠影",描绘了戍卒孤独无依的境况,连小狗也显得格外凄凉。最后,"总输他、断木中空,赚得残年恨",以断木比喻戍卒的孤独生活,感叹岁月流逝,徒增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琐窗寒·寒柝》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戍卒在边关的思乡之苦和生活的艰辛,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对戍卒命运的深深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