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传经院赠介上人》
《过传经院赠介上人》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纡回路僻城东南,拄杖击户来精蓝。

上人接物寂如水,一切万象能虚含。

几载游心嗜前古,一枝弱管工榰柱。

簪花妍寄卫夫人,崩云妙构钟东武。

或祖仓颉禘史皇,北面程邈臣中郎。

磨砻钟鼎萃光怪,肸蚃篆■丛膻芗。

馀情远趣别有托,石耕铁耨尤难作。

留刀舞刀法各呈,义假筑氏初为削。

我亦萧然多古思,竹书力辨虫文奇。

漏痕在屋不解道,钗脚终应属我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一位名为介上人的僧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的个性与修为。首句“纡回路僻城东南”描绘了前往僧侣住所的曲折道路,隐喻着修行之路的不易。接着,“拄杖击户来精蓝”则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僧侣居住环境的清静与神秘。

“上人接物寂如水,一切万象能虚含”两句,赞美了僧侣如同平静水面般包容万物的胸怀,体现了佛教中空灵、包容的精神境界。随后,“几载游心嗜前古,一枝弱管工榰柱”表达了僧侣对古代文化的深厚兴趣和精湛技艺,暗示其深厚的学识与修为。

“簪花妍寄卫夫人,崩云妙构钟东武”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赞美僧侣在艺术上的造诣,将僧侣比作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显示其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或祖仓颉禘史皇,北面程邈臣中郎”则进一步展示了僧侣在文字学和书法史方面的深厚功底,提及了古代著名的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强调了其在学术领域的贡献。

“磨砻钟鼎萃光怪,肸蚃篆■丛膻芗”两句,继续赞美僧侣在文字和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通过钟鼎之光怪、篆书之香气,形象地描绘了其作品的精美与独特。

“馀情远趣别有托,石耕铁耨尤难作”则表达了僧侣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和农耕的热爱,以及这种生活态度的高远与独特。

“留刀舞刀法各呈,义假筑氏初为削”通过“留刀舞刀”的比喻,展现了僧侣在技艺上的精湛与创新,同时也暗示了其在道德修养上的追求。

最后,“我亦萧然多古思,竹书力辨虫文奇”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僧侣所代表的古风的欣赏,同时流露出自己也深受古代文化影响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修为、艺术成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高远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轩昂师子首,牛足马身材。

三道如能入,玄门叠叠开。

(0)

遣僧通嗣书

射杀南山老大虫,行人从此路头通。

年来猎犬浑无用,卧对千峰与万峰。

(0)

偈颂六十七首·其六

万里不挂片云,虚空突出一窍。

双髻峰?跳上三十三天,拄杖子向十字街头扬声大叫。

炎炎六月火生冰,夜半日轮当午照。

(0)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四

赵州狗子佛性无,十分春色播江湖。

几多摘叶寻枝客,空使洛阳花满途。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七

弓弦走马蓦相逢,觌面全提未见功。

拈出轮王三寸铁,直教血溅梵天红。

(0)

颂一百则·其八十九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好个班班,爪牙未备。

君不见大雄山下忽相逢,落落声光皆振地。

大丈夫,见也无,收虎尾兮捋虎须。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