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户深扃满径苔,芙蓉落尽晓池开。
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
已老林蝉馀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
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
竹户深扃满径苔,芙蓉落尽晓池开。
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
已老林蝉馀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
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开篇“竹户深扃满径苔,芙蓉落尽晓池开”两句,以幽深的竹林、覆盖着苔藓的小路,以及早晨池塘开放的荷花,营造出一种清新的自然氛围。
接下来的“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两句,则通过描写连绵的秋雨和秋日阳光的交替,传达了季节更迭与光阴变化之美。诗人捕捉到雨后初现的阳光,如同自然界赋予的特别恩惠,照进室内,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秋天特有的明朗与宁静。
“已老林蝉馀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借用已经年迈、鸣叫声渐弱的林间蝉蜕,以及即将返回屋檐下的燕子,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轮回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归属与安稳生活的向往。
最后,“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两句,以观察到沙洲上的鹭站在那里仿佛能理解人的心思,以及它们之间亲近无猜的关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甚至是动物世界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蓟门寒早。珠尘凝、愁阴疑锁林表。
乱峰无语酿黄昏,淡睡容多少。叹玉烛、年光草草。
临风轻换仙衣缟。
似憩足芦埼,共暗雪、华颠镜里,各自悽照。
心事漫托朱弦,平沙千里,向夕征雁初到。
万家门巷闭梨花,问甚时春好。引独客、归舟梦绕。
江空人静披蓑钓。
恣醉吟,冰梅岸,催转晴光,数声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