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竹经冬青不乱,高枝自可宿鸾凰。
那无求仲同幽径,喜有王猷共野堂。
翠袖天寒愁自倚,黄陵道远怅谁将。
七贤六逸豪游地,矫首长云思杳茫。
数竹经冬青不乱,高枝自可宿鸾凰。
那无求仲同幽径,喜有王猷共野堂。
翠袖天寒愁自倚,黄陵道远怅谁将。
七贤六逸豪游地,矫首长云思杳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尹台在冬季观赏小园梅竹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数竹经冬青不乱”,赞美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性,即使寒冬依然翠绿如常。次句“高枝自可宿鸾凰”,进一步强调竹子的高洁,暗示其吸引着高贵之鸟栖息,寓意诗人自身的清高与雅致。
第三句“那无求仲同幽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彭秀才的期待,希望他们能一同漫步在幽静的小径上,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第四句“喜有王猷共野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野外堂舍畅谈的喜悦。
第五、六句“翠袖天寒愁自倚,黄陵道远怅谁将”,通过描绘女子在寒冷天气中独自倚竹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友人陪伴的渴望。最后一句“七贤六逸豪游地,矫首长云思杳茫”,以“七贤六逸”典故,表达诗人对古代贤士逸士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自己在现实中遥望云端的深沉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借景抒情,既有对梅竹坚贞品质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已附还家信,应知去国心。
一身还我有,双鬓为谁侵。
松药如无恙,琴尊或可寻。
删经存相鹤,临帖课来禽。
小阁开芦渚,枯棋閟橘林。
远山春雨静,新水夜潮深。
乘兴客移棹,素心朋盍簪。
野情偏浩荡,秋意正萧森。
自觉忘人我,何劳问昨今。
沙田缘海稔,无藉雨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