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茶瓶儿.咏茗》
《茶瓶儿.咏茗》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茶瓶儿

绿罨苕溪顾渚,拍茶妇、绣裙如雨。

携香茗,轻盈笑语。记得鲍娘一赋。

邀陆羽,煎花乳,红闺日暮。

玉山半醉绡帏护,且消酪奴佳趣。

(0)
鉴赏

这首《茶瓶儿·咏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茶事之美,将茶叶的采摘、制作与品饮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首先,“绿罨苕溪顾渚”,开篇即以“绿罨”形容茶叶的色泽,暗示其新鲜翠绿;“苕溪顾渚”则是江南著名的产茶之地,点明了茶叶的产地,营造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接着,“拍茶妇、绣裙如雨”,通过“拍茶妇”的动作和她们身着绣裙的形象,形象地展现了采茶女忙碌而美丽的场景,仿佛雨点般轻盈的动作,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又不失女性的柔美。

“携香茗,轻盈笑语”,进一步描绘了茶叶从田间到茶桌的旅程,茶香四溢,伴随着采茶女的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乐趣。这里不仅赞美了茶叶本身的魅力,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敬意。

“记得鲍娘一赋”,引用典故,借鲍娘的故事来增添诗意,同时也暗示了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和深厚底蕴。接下来,“邀陆羽,煎花乳,红闺日暮”,通过邀请唐代茶圣陆羽来品茶,以及在红霞满天的傍晚煎煮花茶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茶文化的内涵,体现了茶艺的高雅与精致。

最后,“玉山半醉绡帏护,且消酪奴佳趣”,以“玉山半醉”形容品茶时的愉悦状态,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享受着茶带来的宁静与满足。“绡帏护”则暗示了品茶环境的幽静与舒适,而“且消酪奴佳趣”则表达了茶能化解烦恼,带来心灵的愉悦与安宁。

整首词通过对茶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人月圆·一枝仙桂香生玉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
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
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
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0)

浣溪沙 李叔固相会间,赠歌者岳贵贵

满捧金卮低唱词。
尊前再拜索新诗。
老夫惭愧鬓成丝。
罗袖染将修竹翠,粉香吹上小梅枝。
相逢不似少年时。

(0)

月中仙 应制

春满皇州。
见祥烟拥日,初照龙楼。
宫花苑柳,映仙仗云移,金鼎香浮。
宝光生玉斧,听鸣凤、箫韶乐奏。
德与和气游。
天生圣人,千载稀有。
祥瑞电绕虹流。
有云成五色,芝生三秀。
四海太平,致民物雍熙,朝野歌讴。
千官齐拜舞,玉杯进、长生春酒。
愿皇庆万年,天子与天齐寿。

(0)

浪淘沙 夜雨

檐溜泻泉声。
寒透疏*。
愁如百草雨中生。
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
只待朝晴。
彩霞红日照山庭。
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

(0)

虞美人 题钱德钧水村图 延佑丁巳中秋日,德

翰林妙写溪村趣。
茅屋知何处。
溪翁想像住溪湾。
一笑如今,家在画图间。
西风门掩芦花溆。
聊与渔家伍。
人间不信有张翰。
剪刀吴淞,空向

(0)

祝英台近 题钱德钧水村图 以上二首见珊瑚木

染秋云,图泽国,野趣入游戏。
能事何须,五日画一水。
重重杨柳陂塘,茅茨村落,鲈乡外、西风渔计。
晚烟霁。
有客乘扁舟,延缘度疏苇。
欲访幽居,宛在碧溪尾。
浩然目送飞鸿,醉歌*乃,溪光里、乱山横翠。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