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正月雨中忆节庵病。此调平仄互押,惟蔡伸道里押仄韵独多,用其体》
《采桑子.正月雨中忆节庵病。此调平仄互押,惟蔡伸道里押仄韵独多,用其体》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江南故事,杏子花时春雨。

怎绿萼犹开,点点沁至融酥。

细拨垆灰,嫩寒消得何郎赋。

霜禽偷眼,冰蟾敛魄,银云低冱。

长忆伯鸾,五噫身世,倩谁将护。

算赢得扶篮通子,侍书清娱。

搓鬓长吁,何时还我旧瓜庐。

春灯影里,漏痕和泪,滴尽明珠。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以杏子花盛开、春雨绵绵为背景,展现了细腻的情感。"绿萼犹开,点点沁至融酥"形象地刻画了花朵在雨中娇嫩欲滴的状态,如同酥油般融化人心。"细拨垆灰,嫩寒消得何郎赋"则借炉火与寒冷,暗示了诗人对友人何郎的思念,以及在这样的时节中寻找慰藉。

接下来,词人运用"霜禽偷眼,冰蟾敛魄,银云低冱"的意象,营造出冷寂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病情的担忧和深深的挂念。"长忆伯鸾,五噫身世"引用典故,表达了对节庵的同情和自身的感慨,希望能有人像伯鸾那样照顾他。

词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陪伴节庵的决心,即使只能在想象中侍奉读书,也希望能给他带来一丝清娱。"搓鬓长吁"流露出无奈与期待,"何时还我旧瓜庐"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最后,"春灯影里,漏痕和泪,滴尽明珠"以泪水滴落如明珠的比喻,表达了词人内心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自己的复杂心境。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栀花

青琅削叶玉花钿,独占炎皇第一天。

未羡冰桃垂夏后,且看金子粲秋前。

(0)

早入

紫薇浥露翠条深,捷捷灵乌振好音。

全似冰岩亭上坐,四屏烟霭奏春禽。

(0)

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其二

君家幽寂似山家,闻者其谁不见嗟。

闭户几多闲日月,扫园有限旧烟花。

书窗燕坐琴横石,吟径徐行杖卓沙。

壁有谢公题好句,国人方此识馀霞。

(0)

雨中送客观鱼阁

送客观鱼阁,山光水色中。

最怜秋惨澹,况复雨溟濛。

坐久觉衣薄,杯行到手空。

恨无佳句子,唤醒少陵翁。

(0)

嘲清德堂前紫薇花仍代答·其一

襞积仙裾耀紫霞,西清两月擅芳华。

托身尘土宁非误,何不西垣侍判花。

(0)

汲惠山泉烹日铸·其一

小艇冲风过惠山,石螭引脰伫漪涟。

白头未了红尘债,再酌人间第二泉。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