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五》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五》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相见言谈理不亏,等闲转面便相辉。

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

(0)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际关系与自然规律的深刻哲理。首句“相见言谈理不亏”,意味着在初次见面或交谈时,双方的言辞和道理都显得真诚且无瑕疵,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初的和谐与尊重。次句“等闲转面便相辉”,则形象地描述了在短暂的交往后,双方关系迅速升温,如同两颗星星因接近而相互辉映,象征着友谊或情感的迅速发展。

后两句“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水须朝海去”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水流最终会流向大海一样,暗示了个人追求目标的坚定与不可逆转。后一句“到头云定觅山归”则以云寻找高山为喻,表达了无论经历何种变化或挑战,最终人们都会回归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归属感中,强调了心灵归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个人目标的追求以及心灵归宿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其五仁风厅

太守政何如,兹焉名可见。

齐州一万家,挥以袁宏扇。

(0)

呈宋思叔县丞

宋君吾未识,名誉素讲闻。

海上一邂逅,欢然如故人。

相交但数语,所见已终身。

固非轻许与,亦有白头新。

之官颇迫促,折柳长亭春。

驰情自今始,怅望西南云。

(0)

梦锡遗蔗

忆昔游五岭,甘蔗弥野阔。

一来琅琊城,此味久所阙。

商人自东南,驾海连天筏。

所致虽不多,爱养尚如活。

傍求未得之,分遗意特达。

中凝甘露浆,外削紫玉屑。

渐欣入佳境,仍喜对高节。

应知方著书,持此解消渴。

(0)

越州飞来山

物之体性重,惟有石最坚。

回风捲黄沙,直下万丈渊。

如何崔嵬山,乃解飞青天。

琅琊趋会稽,道里固甚悬。

想当初来时,诡异可得言。

岂非巨灵擘,或谓秦帝鞭。

雷公挟电母,欻霍相后先。

夸蛾负崖脚,天丁撮其颠。

北斗借神兵,虎豹下九关。

海王驱鱼送,百里闻腥膻。

悲号与惫喘,洒汗成流川。

呼云以自蔽,日月不得宣。

栖鸟失其巢,哀哀啼白猿。

草木困摆撼,枝叶半不全。

置之秦望阴,百怪散作烟。

有龙走不辙,化作锦色鳗。

攒身入窍穴,喷出清泠泉。

都人骇相报,平地见巍然。

既来亦能去,惟恐复腾骞。

浮屠镇其上,副以屋蝉联。

朝吟诸佛经,暮讲西方禅。

以此相絷缚,羁孤几千年。

我闻已有日,今朝始攀缘。

高堂置美酒,远目凌孤鸢。

老僧为我说,指画当我前。

是否难致诘,且进黄金船。

(0)

静舍与蔡秀如承事会话

浮云无根蒂,合散不可拘。

忽然随高风,千里各须臾。

吾生共天壤,出处良亦如。

忆昔淮水滨,与君倾盖初。

翘翘两弟昆,文彩照冰壶。

门阑本世胄,折节胜寒儒。

扁舟倚高岸,为我饭伊蒲。

清谈落犀麈,鄙吝惊扫除。

一别今四载,相忘寄江湖。

朅来过汝颍,吊旧投生刍。

夤缘访山水,岁晚倦回车。

萧萧古寺底,彷佛日已晡。

闻君户外音,倒屣迎前趋。

胡为乎来哉,吏牒颇驰驱。

高材困所役,何似林间樗。

清寒凛败屋,猛燄焚枯株。

胡床坐相对,气貌温以舒。

明朝各异县,那得同蘧庐。

无烦叹离索,且尽一笑娱。

(0)

夏日寄愚坦二上人

仙潭从古水云乡,不羡西湖六月凉。

支港官河通市井,采菱拾翠有舟航。

觚棱迥与星辰接,铁凤疑参鹳鹤翔。

九夏登临输二子,一时摹写付诗囊。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