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切诉何事,无人知汝心。
正繁灯欲死,乍断月应沉。
申旦谁能那,悲秋自不禁。
痴人偷向壁,侧耳一相寻。
切切诉何事,无人知汝心。
正繁灯欲死,乍断月应沉。
申旦谁能那,悲秋自不禁。
痴人偷向壁,侧耳一相寻。
这首诗《秋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中虫鸣的场景,通过“切切诉何事”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之中。诗人以“无人知汝心”表达了秋虫鸣叫背后可能蕴含的孤独与渴望理解的情感,这种情感在人类世界中同样常见,增加了诗歌的共鸣性。
“正繁灯欲死,乍断月应沉”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灯”和“月”赋予了生命,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昏暗,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加深了对秋虫鸣叫背景的渲染。
“申旦谁能那,悲秋自不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季节变换以及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里的“申旦”可以理解为从清晨到夜晚的一天,诗人感叹在这短暂的一日之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挽留时间呢?“悲秋”则直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带来的哀愁情绪,这种情绪并非单纯对秋天的哀叹,而是对生命、时间、自然规律的一种深刻反思。
最后,“痴人偷向壁,侧耳一相寻”以“痴人”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秋虫鸣叫的深深关注与理解的渴望。这里的“偷向壁”既是对自身行为的戏谑,也是对倾听自然之声的谦逊态度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现象巧妙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诗意。
综上所述,《秋虫》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对生命、时间、自然规律深刻思考的表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己生活、情感乃至宇宙观的深入思考。
嵩少为仕宦捷径者,读而羞之,是足为勇退者之鼓吹。
阳翟蔡侯原道,恬于仕进。
其内吕夫人有林下风。
相与营归欤之计而未果,则嘱予以此文度曲,且朝夕使家童歌之,亦可想见泉石之胜。
其词曰:世有达人,潇洒出尘,招隐青霄际。
终始追。
游览老山栖。
藐千金、轻脱如屣。
彼假容江皋,滥巾云岳,缨情好爵欺松桂。
观向释谈空,寻真讲道,巢由何足相拟。
待诏书来起便驺驰。
席次早焚烈芰荷衣。
敲朴喧喧,牒诉匆匆,抗颜自喜。
嗟明月高霞,石径幽绝谁回睇。
空怅猿惊处,凄凉孤鹤嘹唳。
任列壑争讥。
众蜂竦诮,林惭涧愧移星岁。
方浪枻神京,腾装魏阙,徘徊经过留憩。
致草堂灵怒蒋侯麾。
扃岫幌、驱烟勒新移。
忍丹崖碧岭重滓。
鸣湍声断深谷,逋客归何计。
信知一逐浮荣,便丧素守,身成俗士。
伯鸾家有孟光妻。
岂逡巡、眷恋名利。
《北山移文哨遍/哨遍》【宋·王安中】嵩少为仕宦捷径者,读而羞之,是足为勇退者之鼓吹。阳翟蔡侯原道,恬于仕进。其内吕夫人有林下风。相与营归欤之计而未果,则嘱予以此文度曲,且朝夕使家童歌之,亦可想见泉石之胜。其词曰:世有达人,潇洒出尘,招隐青霄际。终始追。游览老山栖。藐千金、轻脱如屣。彼假容江皋,滥巾云岳,缨情好爵欺松桂。观向释谈空,寻真讲道,巢由何足相拟。待诏书来起便驺驰。席次早焚烈芰荷衣。敲朴喧喧,牒诉匆匆,抗颜自喜。嗟明月高霞,石径幽绝谁回睇。空怅猿惊处,凄凉孤鹤嘹唳。任列壑争讥。众蜂竦诮,林惭涧愧移星岁。方浪枻神京,腾装魏阙,徘徊经过留憩。致草堂灵怒蒋侯麾。扃岫幌、驱烟勒新移。忍丹崖碧岭重滓。鸣湍声断深谷,逋客归何计。信知一逐浮荣,便丧素守,身成俗士。伯鸾家有孟光妻。岂逡巡、眷恋名利。
https://shici.929r.com/shici/a1qYUZ.html
心境双清,古今同乐,胜缘休道无媒。
天门高妙,应仗至人开。
岂比寻常意绪,方寸地、不贮纤埃。
仍须信,金坚石确,一志断无回。
真元,真可爱,真师真友,且喜无猜。
就中更脱洒,不顾形骸。
可是正容而悟,凭真趣、改易凡胎。
神明会,尘缨世网,莫共话由来。
调理三关,安和四体,静无忧挠相煎。
太微冥契,元始语诸仙。
玉宇重修妙典,西台□、南岳题篇。
崇□好,身田在世,心向太清天。
云边。
曾降圣,金坛夜拜,高驾留连。
论琼华灵液,形与神全。
形体须凭妙气,神来舍、黄阙丹田。
真精旨,明光辅相,天地保长年。
真一长存,太虚同体,妙门自开。
既混元初判,两仪布景,复还根本,全籍灵台。
浩气冲开,谷神滋化,渐觉神光空际来。
幽绝处,听龙吟虎啸,蓦地风雷。
奇哉。
妙道难猜。
鲜点化、愚迷成大材。
试与君说破,分明状似,蚌含渊月,秋兔怀胎。
壮志男儿,当年高士,莫把身心惹世埃。
功成後,任身居紫府,名列仙阶。
急急修行,细算人生,能有几时。
任万般千种风流好,柰一朝身死,不免抛离。
蓦地思量,死生事大,使我心如刀剑挥。
难留住,那金乌箭疾,玉兔梭飞。
早觉悟、莫教迟。
我清净、谁能婚少妻。
便假饶月里,姮娥见在,从他越国,有貌西施。
此个风流,更无心恋,且放宽怀免是非。
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跨鸾归。